調查揭男性更常蹲廁所! 醫示警勿超過「1時間」恐有3危害

爲何男人這麼愛跑廁所?馬桶一坐就是這麼久,對身體會不會有危害?(示意圖/達志影像)

你家裡面也有常常蹲廁所的男人嗎?許多女人常抱怨,男人一到廁所常常就是20分鐘、半小時起跳,佔用浴廁,家事也不顧。爲何男人這麼愛跑廁所?馬桶一坐就是這麼久,對身體會不會有危害?

小芳的爸爸有看報習慣,但總愛邊蹲馬桶邊看報紙,臭氣熏天也無所謂,且每每霸佔廁所半小時以上,家人常常得排隊苦候上廁所。小芳結了婚,先生也是馬桶一族,常常跑廁所,一支手機在手,一待至少也是20分鐘;沒想到,就讀國中的兒子也常說要上大號,廁所門一關,往往也是4、50分鐘起算。

小芳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寫照,身邊就是有那麼幾個男性喜歡蹲廁所,讓人不解,他們肚子裡真有這麼多東西需要排空,還是蹲廁所背後其實有其他原因?

一般來說,女性受到生理結構和生活工作習慣的影響,比男性容易有便秘困擾,照理蹲廁所的時間會比男性長。不過英國一家衛浴業者UKBathrooms的調查卻顯示,女性平均每週花在廁所的時間約55分鐘,男性則約1小時35分鐘,顯然男性真的更常蹲廁所。

女人在廁所速戰速決 卻是男人獨處享樂的空間

「多數時候,是因爲男人需要獨處、調整思緒和娛樂的空間。」兩性暨親子教育專家吳娟瑜從兩性的大腦結構和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分析,男性較常蹲廁所可能有以下因素:

• 獨處空間:一般來說,男性較不善與人溝通或表達情緒,當在外碰到壓力或者人際關係緊張時,需要冷靜、獨處,這時廁所常常就是最好的地方,門一關,這四方天地就屬於他們的獨立空間,不會有人來侵擾。

• 調整思緒:男人也有解壓的需要,卻不一定會找人傾訴,在廁所裡可以宣泄、講一些難聽的髒話也不會有人聽見,能盡情的紓壓。

• 享受娛樂:除了閱讀、看報紙,很多男性會在廁所裡玩手機,在裡面不會有人打擾,常常一玩就停不下來,甚至忘了自己原本來廁所的目的;也可能是用手機和人聊天或看一些比較私密的影片,不知不覺就待久了。

相較來說,女人情緒控管能力和方式較多元,會主動尋求各種資源照顧自己,例如找人傾訴、參加成長活動,不一定要在廁所裡解決問題。

再者,「女生要做的事太多了,而且男人一心一用,女人是一心多用,」吳娟瑜說,屋子內的事,要餵奶、做家事、處理孩子的爭吵、關心長輩等,所以女人會「見好就收」,上廁所也是「乾淨俐落」,上完就會趕緊出來,因爲還有一家子的事在等着她,不太可能一直待在廁所裡,「廁所對女人來說只是一個過程。」

長時間蹲廁所 易形成痔瘡、靜脈曲張、姿勢性低血壓

不過,有些男人可能真的有排便需求而蹲廁所,而且次數也比女性來的多。檯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如果有大腸激躁症,腸胃較敏感,只要吃一點東西就會有便意,又稱口胃腸反射,會一直想要上大號。此外,男性食量大、吃的多,排便次數自然也比女性多。

但如果是正常情況,胃需要幾個小時纔會排空一次,小腸每幾十秒、幾乎一直在蠕動,大腸則15分鐘纔會動一下,體內食物的殘餘廢物最後進到了直腸纔會有便意進而排出。所以每排便完一次,就算感覺沒上乾淨,大約也要10幾分鐘後纔會有下一波便意,不太可能在馬桶上一待就是好幾十分鐘。

因此,糠榮誠也認同多數時候男人長時間蹲廁所,更大原因是看書、玩手機、想事情,甚至抽菸。但從生理角度來看,醫生並不建議有事沒事就蹲廁所,如果已經上完還坐在馬桶上不起來,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 易形成痔瘡:痔瘡是因爲骨盆腔受到壓迫,血液流到肛門及直腸,血液鬱積在周圍靜脈和皮下黏膜,導致腫脹不適。上廁所時,括約肌會放鬆、加上用力擠出糞便,這時肛門血流要回到心臟時因爲遇到阻抗,便會形成像血球一般腫起來在肛門口外。腹瀉的人會更明顯,常見痔瘡變成血栓而腫起。

• 下肢靜脈曲張:長時間坐馬桶,下肢血流無法回到心臟,容易導致靜脈曲張。

• 姿勢性低血壓:馬桶蹲太久或坐太久,加上用力排便、腹壓增加,血液迴流受阻,很可能站起來時瞬間天旋地轉而暈倒,尤其容易發生在老人家。因此門診常見病人因爲廁所蹲太久,起身時撞到頭的案例。

還有些人是括約肌收縮不全,排便時用錯力量。糠榮誠解釋,正常情況下,排便時會憋氣、肚子用力、括約肌放鬆,才能擠出糞便;但有些人連括約肌都用力、跟着收縮,如果廁所蹲太久,甚至會半夜突然臀部抽筋、痙攣。

尊重男人享受獨處時光 但蹲廁所不宜超過5分鐘

糠榮誠提醒,蹲廁所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上完就儘快起身。有些人會覺得排便量太少,似乎沒有排乾淨,因此反覆跑廁所,但如果進食量少,自然排便量也不會多,其實不必太在意,有時起身走一走,便意就會消失,如果之後便意出現再去上廁所就好,而且通常最快也要10幾分鐘後纔有下一波糞便需要被排出。

吳娟瑜表示,從心理層面來看,有時蹲廁所是從小的習慣,可能看着爸爸或哥哥有樣學樣,或者把廁所當成一個殼,躲在裡頭不聲不響,最好沒人催促,輕鬆又愉快,甚至有男學生告訴她,在廁所裡可以照鏡子、擠青春痘、修腳毛,「可以做的事很多,超乎女人想像。」

吳娟瑜認爲,女人或其他家人可以適時尊重男人的需求,給予獨處空間、時間,與其不耐地催促、指責,不如換個方式提醒對方,例如家裡如果有小小孩,假設原本是老婆催促先生「趕快出來啦,要蹲多久啊」,可以換成小孩要爸爸陪他玩,「女人去叫,男人有壓力,可能又在廁所多待10分鐘,孩子叫可能還比較管用,知道要趕緊出來幫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