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天闢地》:建黨題材影片的“紅色起點”

作者陳麗君

文字記載是回溯歷史的重要渠道,而影視以其形象性能夠給人更直觀的認識。《電影社會學引論》一書在序言中這樣論述影像資料的歷史文化價值:“電影用絢麗多姿的色澤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雖然她問世不到百年,但她卻使人類掌握了一種儲藏視覺資料的可貴本領,讓可能化爲灰燼的歷史形象從此可以永世不滅。”電影《開天闢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建黨70週年之際推出的獻禮片,也是第一部具有起點性質的,反映建黨史實的影片。該片以巴黎和會引發的五四運動爲開端,選取了具有歷史象徵意義的多個場景,講述了李大釗陳獨秀愛國志士創建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歷程。

“開天闢地”,彰顯信仰之美,引領時代潮流

作爲第一部表現中國共產黨建黨歷史的影片,《開天闢地》以真誠、嚴謹的態度呈現了中國自五四運動以後的近代社會風貌,並藉由偉人們的不斷嘗試,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性。

“尊重歷史”是《開天闢地》的底色。藝術的真實源於歷史的真實,因此,藝術創作必須以真實的歷史爲基礎,充分尊重歷史,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爲此,影片按照編年史方式,把握歷史的主流,人物事件逐一亮相,如歷史的長卷徐徐展開。也正是在這部電影中,陳獨秀第一次得到完整的表現,並對其在中國共產黨建黨時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肯定,重現了“南陳北李”的恢弘曆史。這一舉措,恰恰是對歷史真正的尊重。

“嚴謹認真”是《開天闢地》的另一重底色。電影以具像化的形式反映歷史,一個細節往往既可能讓歷史深入人心,也可能使觀衆對影像產生質疑。尤其涉及一些重大情節時,必須做到有史可據,方能經得住推敲。爲了客觀詳實地還原歷史,攝製組翻閱了幾百萬字的史料,並採訪了熟悉這段歷史的革命前輩,還與歷史學專家、黨史專家進行反覆論證。譬如,爲了查明李大釗爲何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編劇汪天雲不辭勞苦,終於從北大檔案307號資料查明,李大釗因領導北京教職工請願,抗議北洋政府不發工資而受傷,所以無法出席“一大”。正是有了這些細節的填充,才讓觀衆在無形之中重返歷史現場。

“以人攜史”,彰顯人格之美,再塑青年偶像

“在80年代同類題材影視片創作中,一個突出的成就是實現了領袖人物和歷史人物的性格化塑造。”電影《開天闢地》的編年史、全景式框架,也決定了對於人物的描寫不可能像傳記似的細緻開掘,只能大筆勾勒,通過一些核心事件的敘述,樹立起偉人的形象。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仰望偉人,似乎他們離普通人生活很遠,這種距離感,來自於廣博的時間、空間,也來自於偉人締造的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然而,偉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所以,影片在塑造幾個主要人物時,加入了一些生活細節,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親和,在自然而然中削弱了與普通人的距離感。

陳獨秀對自己的兩個兒子十分嚴厲,但影片卻通過一鍋茶葉蛋讓觀衆看到了一個父親孩子深沉的愛。一次,陳獨秀偷偷看望兒子,在路口買了整整一鍋茶葉蛋,讓老婆子送去,自己則悄悄離開。這是典型的中國父親的形象,他們以嚴厲的方式塑造孩子堅毅的品格,但內心也有無法抑制的溫柔。所謂父愛如山,大抵如此。儘管這一情節是虛構的,但是因符合人物性格,反而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

片中虛構了李大釗給毛澤東雪中送炭的情景,這部分既是寫實,也寓意着李大釗對毛澤東的開導。正是在這段情節中,李大釗一語點醒夢中人,成爲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道路上的引路人。此外,影片還通過毛澤東與楊開慧相戀等情節,展現了偉人深沉的情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都是那個時代“先進的中國人”,最終選擇了最先進也最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以手中的筆傳播新思想,扛起了拯救舊中國、拯救勞苦大衆的責任和道義。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一百多年前,捨生取義的仁人志士們創造了中國共產黨,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火種。一百多年過去了,先輩們堅毅的目光依然清晰地照亮着中華民族前行的路。今天,一個生機盎然、活力四射的中國已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持續努力奮鬥的結果。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發展階段,全國各族人民將繼續擁護黨的領導,堅定不移沿着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再創輝煌!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