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車道成展場 兩廳院35週年展登場

《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 》文件展於愛國東路側的入口意象。(國家兩廳院提供)

《平行劇場》主要分爲文件展、展演、論壇三大區塊。左起爲策展人周伶芝、展演藝術家許栢昂、鄭尹真、高俊耀,策展人汪俊彥,及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國家兩廳院提供)

國家兩廳院在本(10)月底將成立滿35週年,將推出《平行劇場》展,除了將場館愛國東路側的地下廢車道打造成主展場,也首度以表演藝術圖書館的館藏爲策展素材,試圖打破以往線性閱讀的史觀,邀請觀衆重新審視與挖掘文史檔案背後的問題意識。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劇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時代藝術家的作品與呈現,往往也反映着當時世界與環境的樣貌。所以「慶祝生日」的目的不在單純的歡樂,而更在理解與省思,因爲能夠理解過去,才能累積往未來前進的基礎養分。

兩廳院的歷史也伴隨着臺灣表演藝術界發展,這次慶祝特別規劃兩項活動,包括《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邀請大衆透過展覽、展演與論壇,重新面對經典的物件、文本與檔案,設法理解不同時代與社會環境下的藝術詮釋。此外,還可以線上線下對經典紅椅互動裝置藝術「『NTCHaiR』智慧體」提出各種人生疑問,獲得專屬的「明日生存索引」。

《平行劇場》主要分爲文件展、展演、論壇三大區塊,其中文件展以「檔案敘事——閱讀中介,探訪平行間的交錯歷史」爲題,將愛國東路側地下廢車道打造爲主展場,首度以表演藝術圖書館的館藏爲策展素材,試圖打破以往線性閱讀的史觀,邀請觀者重新審視與挖掘文史檔案背後的問題意識。

展演的部分以「檔案演繹——表演者以身閱讀,當下回望」爲題,邀請窮劇場高俊耀、鄭尹真,以及栢優座許栢昂三位創作者,分別針對「經典」、「實驗」、「傳統」三大命題,透過展演重新解讀與定義:高俊耀將於戲劇院佈景工廠帶來《過於孤獨的喧囂》(經典);鄭尹真將在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呈現《忘身志》(實驗);許栢昂則會在戲劇院卸貨口內通道展演《很久沒有戲了我》(傳統)。

《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由策展與藝評人周伶芝及文化研究學者汪俊彥共同策展,試圖透過展覽,重新開啓與閱讀過去經典的展演物件、文本與檔案,體會身處不同時代藝術家們的思想與創意;在展演中,重新看見藝術家對於「實驗」、「經典」、「傳統」的詮釋;並藉由系列主題式論壇,思辨劇場未來的各種想望。

周伶芝表示,「35週年作爲一回望的節點,企圖懸置已被認定的廳院與表演藝術的發展,並非線性的前進歷史,而是在多重時間觀裡、共時性的可能連結和彼此辯證,來挪移作品與檔案之間。《平行劇場》探訪曾經被賦予的意義和可能的隱藏記憶,藉此打開重新的閱讀與提問,讓檔案之間彼此對話、再度書寫,從而發現一個關於平行的可能提問。」

《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將於10月13日至10月30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