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經濟規模 催生陸產盾構機

大陸技術人員在拆裝「巨無霸」TBM潛盾機的零件。(新華社)

大陸近年來快速地興建地鐵,龐大的經濟規模提供了向上垂直整合到工程設備的契機,僅僅成立7年的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下稱鐵建重工)就攻佔全大陸半數以上盾構機的市場,打破了德、日、美、加等國的技術藩籬。

盾構機被稱爲現代隧道施工中的「巨型人造穿山甲」,無論是高鐵還是地鐵都可以實現隧道開挖、襯砌一次性完成,施工進度和效率會大幅提高,和臺灣熟悉的TBM潛盾機略有不同。潛盾機用在山嶺隧道,盾構機多用於城市地鐵,一般而言是用在軟土的挖掘上。

2008年以前,盾構機的核心技術被德國、日本、美國等國把持,中國企業使用的盾構機全部是國外企業生產,價格貴得離譜。

中國鐵建副總裁夏國斌回憶說,當時每臺盾構機售價約1.5億元(人民幣,下同),廠商利潤至少在40%以上,盾構機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更換的刀片等零組件,價格更高得離譜。即便如此,訂貨還要提前2年,更換零組件要等3個月,上門服務費是從維修人員離開所在國開始計算的。

由於地鐵大規模建造的經濟規模,大陸決定自行研發盾構機,通過各方的支援和努力,短短1年多時間,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的首臺盾構機「開路先鋒19號」成功下線,國產化率達87%。

在當年長沙地鐵盾構機的招標中,鐵建重工以每臺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約500萬元的價格,以及專業的售後解決方案,擊敗國際競爭對手一舉中標。接下來,鐵建重工生產的盾構機在北京、西安等城市地鐵工程中被廣泛採用。每臺售價只有4000多萬元,還有售後服務優勢。逼得外國廠商也降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