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在北京盛大開幕

6月18日,第十一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24)在北京盛大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駿致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進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出席會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會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發表主旨報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和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教授王建強主持開幕式暨全體大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進華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發表致辭

苗長興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汽車領域應用的關鍵載體,也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勢頭強勁,總體處於全球並跑水平,在產業應用、關鍵技術、測試示範等方面進展顯著,已經實現輔助駕駛大規模應用,高等級自動駕駛、車路雲一體化正處於小範圍測試驗證轉入規模化應用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機遇,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頂層謀劃和工作協同,堅持車路雲一體化發展戰略,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政策法規與標準供給,深化推進試點示範,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另外,他表示當前正處在一個百年難遇的變革時代,需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歡迎更多國家、企業、機構更大程度的參與到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程中。

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發表致辭

翁孟勇表示,深入推進車路雲一體化規模應用,以多元創新推動交通運輸與汽車、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是我國發展交通運輸產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戰略方向和提升人民羣衆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徑。未來實現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在全國範圍內規模化、商業化落地,需要多行業的深度協同與共同努力。同時他爲產業發展提出如下三點建議,一是加強需求導向與目標牽引,抓緊時機,找準典型應用場景切入口,合理制定長遠和階段性目標,大力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和智慧交通技術的協調,聚焦痛點,有效提升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助力出行更加安全與高效;二是積極探索規模化應用商業閉環,努力追求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找到合理且共贏的路徑,探索形成合適且清晰的商業模式,邁向可持續發展;三是推進系統協同,統籌謀劃,構建車輛與智慧公路基礎設施、其他支撐要素的一體化發展體系,打通底層架構,構建融通互聯,支撐各應用生態的數字底座,實現融合創新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駿爲大會致辭

李駿表示,統籌算力、大模型和數據的發展對於加快整車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起到關鍵性作用,建議加強數據閉環能力建設,加速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他還指出,單車智能與車路雲一體化技術路線融合發展至關重要,車路雲一體化能夠提供超視距感知和複雜場景協同決策的優勢,彌補單車的侷限性,拓展自動駕駛的運行設計域(ODD)。他建議發揮五部委“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示範作用,加快大規模、多場景的示範應用,制定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融合標準體系。同時李駿院士強調,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商品化和產業化的根本保證,建議從政府監管、行業平臺和技術研究三方面統籌推進,政府監管層面制定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認證的標準和監管規範;行業平臺制定統一的標準,聚焦跨領域的協同合作;技術研究方面,推動預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運行安全融合一體化發展,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全生命週期安全。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會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發表做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發展現狀與應用試點工作建議”的主旨演講報告。

他李克強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成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車路雲一體化發展路徑是技術演進的必然趨勢,也已經成爲全球政府、產業界的發展共識,各國加快推進技術攻關與基礎設施建設,全球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路徑日益清晰。同時,他對推進車路雲一體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誤解進行了專業解答,並系統地對單車智能與車路雲一體化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爲車路雲一體化是單車智能、車雲協同的全方位升級。針對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提出5條發展建議,一是應用驅動,商業可行;二是架構指引,協同設計;三是分層解耦,跨域共用;四是發揮優勢,突破瓶頸;五是技術嚴謹,標準先行。最後,以車路雲一體化的公交系統、環衛系統、物流系統等8項具體場景爲例,爲行業描繪了車路雲一體化系統可商業化的關鍵應用場景。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表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呈現出諸多新趨勢:一是ICT技術賦能汽車行業多領域,推動產業生態重塑,汽車產業體系由鏈式垂直型向跨界融合的網狀生態演進;二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正與汽車技術深度融合,數據驅動自動駕駛技術進步;三是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融合,車路雲一體化技術路線加速智能網聯汽車落地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深度融合發展;四是自動駕駛從技術驗證轉向大規模量產驗證,高等級自動駕駛將從封閉到開放、從低速到高速、從載物到載人逐步推進落地。

CICV 2024邀請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張曉宇,比亞迪集團首席科學家、汽車總工程師、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維拉斯傑出成就”教授、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學部委員會主席冉斌,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和採購負責人Oliver Löcher,寶馬中國研發中心商業發展及戰略副總裁Andreas Mueller,阿里雲智能集團副總裁李強,芯馳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仇雨菁,北京亦莊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延標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他們面向車路雲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產品應用、測試示範及產業生態方面的洞察、思考以及實踐。

會議期間舉行了北京郵電大學-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聯通智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網聯機器通信”聯合實驗室成立揭牌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發表寄語,表示實驗室將爲面向車路雲一體化的智能機器通信領域相關技術研究和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主持上半場會議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教授王建強主持下半場會議

第十一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24)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清華大學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由北京亦莊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協辦,以“邁向車路雲一體化規模應用新階段”爲主題,圍繞車路雲一體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安全與測試等話題設置了多層次、多角度、多級別的主論壇、專題論壇、X論壇、國際邊會、生態論壇等27場會議活動,200餘位產業界、科技界高層嘉賓將發表演講,同期20餘家企業參與展覽展示。

據統計, 2024年1-5月乘用車L2級滲透率突破50%,網聯化技術加速滲透,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範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雙智”試點城市,開放測試示範道路32000多公里,發放測試示範牌照超過7700張,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各地智能化路側單元RSU部署超過8700套,多地開展雲控基礎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