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訪華!馬斯克顯露他的東方智慧

作者|普子胥

出品|本站科技《態℃》欄目

5月30日,一架灣流飛機悄悄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朝陽羣衆開始沸騰。

“中方一向歡迎包括馬斯克先生在內的各國工商界人士訪華,更好地瞭解中國,推進互利合作。中方也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致力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我們樂見外資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深耕中國市場,共享發展機遇。”

同一天,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就馬斯克訪華一事,這樣談到。

言語中,側面印證了馬斯克一行人來到中國,更傳遞出友好的信號,開放的態度:這也是中國一向以和爲貴,共同發展的古老智慧。

而對於馬斯克來說,這次訪華意義很不一般。

馬斯克坐私人飛機落地北京!爲什麼馬斯克不買房子游艇唯買飛機?(來源:科技大佬見聞)

自2014年正式開啓訪華之路,到2015年3次密集訪華,近十年來,馬斯克在特斯拉屢屢面臨市場衝擊與資本市場圍剿之際,飛機航線都頻頻指向了東方。

這十年來,馬斯克的十次訪華,也一步步開啓了特斯拉與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狂飆之旅。

如今,特斯拉這家全球最大新能源車產商,與全球最大也很可能是最強的新能源車國家,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馬斯克這一次,又爲什麼非到中國不可?

一、馬斯克不得不來中國?

馬斯克還是來了。

5月30日下午,有外媒發佈消息稱,有目擊者發佈照片:畫面裡,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裡停着一架型號爲G650ER的飛機。

而這一架2015款灣流,正是馬斯克的私人飛機,註冊號爲N628TS,航程超過13000公里。

實際上,這是馬斯克自2020年造訪特斯拉上海工廠後,首次訪華——三年前,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而來,也是在那一年,馬斯克來到中國,出席特斯拉國產Model3的交付儀式,現場尬舞,喜笑顏開。

三年來,馬斯克藉助中國的龐大產業鏈體系,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大爆發,一舉拿下了全球更大的市場規模,實現了指數級盈利,成爲全球當之無愧的電車一哥。

這期間,特斯拉的股價迅速攀升,馬斯克一度成爲全球首富:中國工廠以及中國市場,早已成爲馬斯克的真正福地。從2020年到2022年,特斯拉在中國銷量逐漸攀升,從2020年14.8萬輛攀升到43.9萬輛。

再回首,中國是特斯拉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上海工廠是其最大的生產中心,一切都往最積極的一面發展。

然而,三年過後,馬斯克的神奇似乎不再。

2023開年,特斯拉發動價格戰,蝴蝶振翅,引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動盪。然而,特斯拉也幾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最新財報中,特斯拉毛利潤也首次跌破20%,各方壓力紛紛襲來。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營收233.29億美元,淨利潤爲25.13億美元,去年同期33.18億美元,同比下降24%。

而在這三年中,中國不僅有最大市場,也涌現出最強對手。以比亞迪爲首的國產品牌,開始迅速強壯:2022年,比亞迪以186萬輛的銷量超越特斯拉,成爲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時不我待之際,馬斯克堪稱教科書般斡旋其中,恰逢其時的出現在中國,更顯示其類似東方商人一般的變通與智慧:

要知道,5月17日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提到特斯拉正在開發兩款全新的車型,並要將達到超500萬輛的產量——

爲了達成這個看似“吹牛”的銷量,馬斯克沒有中國,能行嗎?

實際上,今年4月9日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的簽約儀式上,剛升任特斯拉汽車業務高級副總裁的朱曉彤現身現場,表示儲能工廠計劃於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產品提供範圍覆蓋全球市場。

而這一消息,也讓外界對馬斯克到訪中國的行程開始聯想,被人們解讀爲特斯拉向華示好。但無論如何,中國市場與自主品牌的雙雙強大,已經成爲新能源行業繞不開的核心攻克目標。

實際上,此前上海車展衆多國外車企高管團隊現場“取經”,加上近期衆多國際知名企業負責人早已密集訪華,也正在驗證這一規律。

只不過,不少人在微笑着看馬斯克表態。

二、馬斯克的東方智慧

2022年至今,馬斯克左右搖擺,屢次爽約,但在今天,他終於還是來了——這將成爲他第十次到訪中國,雖然,馬斯克與中國的“密切關係”,還曾在美國國內成爲人們攻擊他的一大動因。

而回顧馬斯克十次訪華,每一次他的抵達與大笑,都暗藏着實質任務。

“我最想對大家說的是,感謝你們的支持!我十分感激你們所給予的支持,未來我們將會在中國市場‘大有所爲’。”

2014年初,馬斯克發佈首條微博,三個月後,馬斯克乘坐他的私人飛機抵達了北京。這一次,馬斯克拜見了時任科技部部長萬鋼。其實,雙方淵源已久:此前,萬鋼曾考察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與馬斯克深入交流。而在考察結束後的第二年,財政部和科技部共同下發文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鉅額補貼,正式拉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的帷幕。

2015年,馬斯克一年訪華三次:一次參加博鰲論壇,一次與北京政府會談,一次參加AutoPilot7.0版本國內發佈會。三次訪華,讓人們熟知了大洋彼岸那個看似“不靠譜”,卻有着大智慧的鋼鐵俠。

在博鰲論壇上,馬斯克和蓋茨坐而論道,在發佈會上,馬斯克大秀特斯拉系統肌肉,收穫大批擁簇,話題熱度拉滿。

然而,在向中國密集表達“友好”的同時,馬斯克彼時也帶上自身KPI:實際上,2014年首次訪華後,特斯拉對大中華市場期待頗高。彼時,特斯拉高管曾預測2014年特斯拉在中華區能達到全球銷量的30%左右,然而,2014年特斯拉亞太地區銷量佔比僅爲15%。

令人尷尬的是,在馬斯克參加博鰲論壇前,中國區成了特斯拉唯一一個還有庫存的地區。正因如此,2015年馬斯克密集訪華,自己就幹起了銷售。

而到了2017年,是特斯拉發展歷史上的關鍵轉折:這一年馬斯克訪華,意義非凡:當年4月,工信部發布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宣佈將放寬外資汽車廠商在華運營生產合作企業時的出資限制。

此前數次訪華,馬斯克就建廠提出想法,但未能獲批。而這一年,中國政策風向的改變,馬斯克身上似乎存在着的中國商人式的智慧,開始顯現:2017年馬斯克不再大張旗鼓,在秘密拜會中國高層確定了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事項後,馬斯克纔在推特上急不可耐地公佈出了這次會面消息。

而伴隨這次關鍵會面,隨後幾年,特斯拉終於擺脫了產能不足的困境,更結束了長達十多年虧損,終於走向正軌。而馬斯克也在華爾街數年圍剿下實現終極反擊,銷量和股價齊飛,打得一路空頭抱頭鼠竄。

到了2018年5月10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7月,馬斯克馬不停蹄從泰國飛往上海,與臨港區簽署了投資協議,確認建廠。而包括地塊選取、建廠投資等資金,馬斯克都受到了地方政府優待。

而在動工儀式當天,馬斯克再次登臺熱舞。

到了2019年年初,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動工,馬斯克再次訪華,拜訪中國高層。

領導問老馬:“你對中國政府還有什麼期待?”

馬斯克回答說:“我希望能把特斯拉上海工廠打造成全球範例。我非常熱愛中國,願意多到這裡來。”

而這一次馬斯克來到北京,是否會有大項目襲來?是否會再次碰撞出更多火花?

聰明人馬斯克,心中或許早有定數:實際上,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

而這與馬斯克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似乎又有了深入洽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