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Z世代上街 拜登將成立環境正義辦公室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球展開各種活動,從種樹、清理垃圾、淨灘到大型抗議,呼籲政府更積極對抗氣候變遷。美國也在地球日前宣佈捐款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減少亞馬遜森林的流失,拜登並宣佈兩年內成立「環境正義」辦公室。

時序剛進入春天,但各地已經傳來高溫災情。科學家警告,全球仍然沒有走在控制升溫於1.5°C的軌道上,今年將出現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和破紀錄的高溫。

地球日那天,數百名年輕人在加州舊金山發起遊行,要求停止化石燃料。 圖片來源:Peg Hunter(CC BY-NC 2.0)

倫敦發起遊行 美國成立環境正義辦公室

環保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在倫敦發起一連四天的抗議行動「大行動」(The Big One),約有3萬人簽名、參加集會和遊行。一反過去激進的封路、潑漆路線,這次用遊行隊伍平和,有人打扮成雀鳥或企鵝,呼籲大衆關注環境。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日在主要經濟體論壇(MEF)視訊會議上宣佈,計劃在未來5年內向亞馬遜基金捐款5億美元,協助發展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和減少巴西亞馬遜雨林的森林砍伐,並計劃捐款10億美元給綠色氣候基金(GCF)。

拜登也在21日宣佈簽署「環境正義」行政命令,計劃在兩年內成立白宮環境正義辦公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落實聯邦到地方的縱向聯繫。

歐洲議會則在19日剛通過「零毀林供應鏈」新法,宣佈咖啡、牛肉、大豆等進口商品,須提出「盡職調查」報告,證實產品不是來自燒燬森林所取得的農地,也不傷及當地人權,才能進口至歐盟。

並非所有抗議都很平和,也並非所有環境政策都能順利通過。13日環保團體「最後一代」(Last Generation)在德國自由民主黨(FDP)總部潑灑類似油質的液體。原因是歐盟打算禁售新燃油車,但德國卻在歐洲議會通過後扯後腿。

「最後一代」近日持續在德國發起集會及抗議行動。 圖片來源:Letzte Generation 臉書

熱浪提前 平均氣溫可能再創新高

時序才邁入4月,各地已經傳來高溫災情。泰國的氣溫達到創紀錄的45.4°C,印度則經歷1901年至今最熱的2月。印度西部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新興都市新孟買(Navi Mumbai)16日一場戶外頒獎典禮上,50至60人熱到送醫救治,至少13人死於中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3月公佈的重要科學報告寫道,地球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跨過暖化臨界值,並強調,讓所有人都能享有宜居和永續未來的機會越來越小,2030年之前的選擇和行動,將影響現在和未來千年。

世界氣象組織(WMO)21日在年度氣候報告「2022年全球氣候狀態」(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 2022)指出,過去8年期間全球平均氣溫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值,去年冰河融化速度和海平面上升都再次創新紀錄。

科學家表示,受氣候變遷和聖嬰現象的影響,今年或2024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可能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參考資料

路透社(2023年4月21日),Activists mark Earth Day as scientists warn of more extreme weather

路透社(2023年4月23日),Activists gather for Earth Day, urge action to avoid 'dystopian' future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爲:地球日Z世代上街 拜登將成立環境正義辦公室)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