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化債先行 刺激方案待明年
大陸學者稱6兆化債方案是拚經濟「起點」,更多增量財政政策「好戲在後頭」。圖爲建設中的江蘇省常泰長江大橋。(新華社)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地方債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6兆元(人民幣,下同)議案,不過由於未公佈財政刺激政策,市場褒貶聲音不一。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解讀,此次政策核心在於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而非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刺激,預計後續將有更多增量財政政策發佈,特別是2025年可能會增加財政預算和額度。
此外,第7屆中國進口博覽會10日在上海閉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表明,今年共有來自129個國家地區,3496家企業參展,本屆累計意向成交金額800.1億美元,較上屆增加2%。
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8日說明,2024年起將連續5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加上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新增的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
李迅雷表示,最新公佈的化債規模超出他原先預估約5兆元,認爲人大常委會最新通過的化債方案,讓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由29.52兆元增至35.52兆元,將有效減輕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
李迅雷指出,這有助地方政府提供定心丸,讓地方將財政資源用於投資和民生支出,對被拖欠帳款的企業尤其民企是利多消息,得以改善資金流動性。
對於未來財政政策,李迅雷預計2025年會有更多的財政政策發佈,包括增加財政預算和額度,助力刺激國內消費,透過經濟內循環穩定成長。
但《華爾街日報》提醒,由於中國官方目前仍未公佈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這已讓不少投資者失望,未來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走馬上任後,中國經濟預料將面臨新的阻力。
除以財政政策控制債務拚經濟,幫助產業發展也是重要一環。大陸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在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方面,今年前3季全大陸減稅降費、退稅達到2兆868億元。
這也促使關相關產業的銷售收入穩步提高。從製造業來看,1到10月製造業銷售收入年增率3.6%,其中裝備製造業、數位產品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銷售收入分別年增5.3%、8.5%和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