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 投信投顧公會校園講座 聚焦定期定額、ETF理財

投信投顧公會今年舉辦大專院校巡迴講座共17場次,邀集各投信投顧公司向同學宣導正確投資理財觀念,圖爲復華投信客戶關係經理詹博宏於朝陽科大財金系開講畫面。 圖/投信投顧公會提供

近年投資理財有年輕化趨勢,爲宣導正確理財觀,投信投顧公會今年10月起跑的大專院校巡迴講座,第二波在臺北商業大學、聯合大學、臺南大學、南華大學、朝陽科大及長榮大學等校開講,分別由富邦投信、元大投信、羣益投信、第一金投信、復華投信及保德信投信的投資專家主講,多聚焦在及早投資、定期定額累積資產和ETF理財等主題。

羣益投信投資處副總經理呂鴻德在講座一開始強調,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復華投信客戶關係經理詹博宏也提到,年輕人需要及早學會投資理財,最大原因在於,不再只領死薪水,用錢滾錢更有效率,他試算一個人人生當中固定花費,包括結婚、購屋、子女教育、退休生活等,至少需要2,000萬元,且通常更多,薪資成長的速度遠比你我想像更慢,爲了不讓薪水被通膨吃掉,學會投資理財才能真正享有豐沛人生。

富邦投信資深經理蔡素菁指出,真正開始投資之前,儲蓄非常重要,必須養成存錢的習慣,並保持手上有足夠的現金;呂鴻德也說,要存到第一桶金的基本功就是轉換思維,先儲蓄再支出,意即收入扣掉儲蓄後纔等於支出的主動式理財。

呂鴻德並提出人生財富累積三階段觀點,分別爲換錢、值錢、轉錢,階段一「換錢」,以提升工作能力,加上工作的時間,換取收入,久而久之,擁有專業能力、價值後,進入第二階段「值錢」,增加專業的收入,最後進入階段三「轉錢」,也就是用自己擁有的資本,透過投資工具,達到報酬累積的效果。

在投資工具選擇上,據中經院調查,從25歲到65歲以上,各年齡層皆以股票爲最常使用的投資工具,可見投入股票的投資人愈來愈多,買進一籃子標的的ETF更成了近年投資一大趨勢,元大投信指出,目前臺股ETF投資人已突破千萬大關,臺灣ETF市場猛爆性成長,不僅成爲帶動境內基金增長的主要關鍵,更引發國際關注。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臺灣投信投顧業管理資產總規模中,ETF就高達48%,儼然成了國人投資顯學,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ETF商品,呂鴻德建議,市場上主要有市值型、配息型與產業型ETF,其中以市值型成長動能相對較強,配息型則相對溫和,因此市值型適合追求長期資本空間的族羣,配息型適合希望有穩定配息族羣,產業型ETF適合看好特定產業發展趨勢的投資人。

除股票ETF外,蔡素菁認爲,隨美國聯準會去年3月啓動升息循環,在殖利率達到甜蜜點位下,國內債券型ETF由去年下半年開始持續吸引資金進駐,但提醒同學們參與投資前務必留意三大重點,分別是債信、存續期間及利率,一般非投資等級及新興市場債信風險較高、投資等級債信風險則相對較低;存續期間愈長風險也較大,且價格對利率變化愈敏感。

六場講座中,講者幾乎都提到定期定額重要性,第一金投信資深協理曾志峰指出,定期定額適合投資新手或上班族,優勢在於能夠培養投資紀律,不用花時間挑選進場點,還能平均成本、分散風險,投資門檻也較低,更能有效累積退休金。建議年輕族羣定期定額停利後,能夠提高扣款金額或增加扣款基金方式,將本金及獲利滾入再投資;退休族羣可將資金轉換到固定收益型基金,以配息金額再投入定期定額。

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部主管葉家榮表示,投資人必須盯目標、鎖報酬、長期累積,建議若有資金需求,且報酬率10%至15%以上可停利不停扣;若無其他資金需求,可持續累積,以享受長期複利效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