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裁了47800人

文/樂居財經 李奕和

除了低迷的樓市以及跌跌不休的房價外,近兩年,外行人對房地產感受最深的一點,還在於地產人員的大面積、頻繁流動。

隨着地產流動性問題的爆發,滴滴、外賣、快遞,甚至保險等服務業,擠滿了被裁撤的地產人。

在網絡上,不同版本的中年地產人被公司裁員的消息,時不時就有傳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卻最終因公司流動問題不得不被辭退,讓人更爲艱難的地產行業,感到一陣心酸。

2022年,是地產人員流動的大年,樂居財經曾統計,僅57家典型上市房企,減員人數就高達18.6萬人,讓其成爲上市房企”瘦身“最多的一年。2023年,地產減員,仍是趨勢。

樂居財經最新統計了已發年報的101家房企數據,結果顯示,有80家上市房企在2023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員情況,裁減的員工人數超過六萬。而僅有21家房企員工人數增加或者持平。當中,有房企在過去一年減員超過七成。

也就是說,過去一年,有近八成的上市房企都出現了裁員。這還是在已經經歷2022年大裁員的基礎之上。行業的流動問題仍未過去,爲了活下去,房企精兵簡政、節衣縮食,極力控制支出,維持現金流,仍是主流方向。

房企平均減員473人,行業裁員潮延續

2023年,101家上市房企的總員工人數爲82.92萬,同比2022年,減少了4.78萬。平均下來,統計範圍內的房企在去年平均減少了473人。

當中,有80家房企在2023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員,減員人數6.09萬。僅20家房企員工人數出現增加,增加人數1.31萬。另有一家房企的員工人數與2022年持平。

出險房企仍是減員重災區。花樣年控股在去年員工數量減少了6540人,成爲減員人數最多的房企。融創中國、招商蛇口、中國奧園分別位列其後,減員5970人、5552人、5004人。

另外,新城發展、金地集團、*ST新聯、中國金茂、富力地產員工人數減少的幅度在2000人以上;合景泰富集團、保利置業集團、中樑控股、雅居樂集團、美的置業減員的情況在1000人以上。

除了常見的出險房企,一部分國資、央企地產商在2023年也出現了較大的減員情況,如招商蛇口、中國金茂、保利置業,分別減員5552人、2046人、1472人,三家央企合計減員9070人。

從動作看,大規模的人員變動,與企業的組織架構調整緊密相關。市場低迷,城市、區域持續分化,房企收縮合並,推進扁平化、向管理要效益,成爲過去一段時間的主要動作。央國企地產商也不例外。

如去年12月,中國金茂撤銷了北京、長沙、上海、廣州、佛山、成都等多個城市公司,將原華東區域和蘇皖區域及其下屬單位進行合併,組成新華東區域。調整後,金茂由原來的六大區域變爲五大區域。

而今年2月初,招商蛇口也將七大區域合併爲五大區域。調整之後,深圳區域和華南區域被合併成新區,華中區域、西南區域則被撤銷併入其他區域,招商蛇口形成了華東區域、華南區域、華北區域、江南區域以及華西區域這五大區域。

這些調整,很大程度上成爲了房企人員變動的重要誘因。

最高降七成,華潤、建發、越秀成增員三劍客

從變動的幅度看,2023年,上市房企員工下降幅度最高的是粵港灣控股,下降幅度達71.81%,過去一年員工減少了614人。

其次,中國奧園、萬城控股、*ST新聯、港龍中國地產、寶新置地、合景泰富集團的減員幅度分別爲55.59%、53.85%、50.94%、45.97%、45.43%、41.67%,均超過40%,六家房企分別減員5004人、70人、3157人、342人、164人、1500人。

相比之下,有房企增員的幅度也不低。渝太地產2023年員工人數增加了205人,增加幅度達246.99%;天安員工人數增加2487人,增幅也達210.41%。是所有房企中增加幅度超過兩倍的企業。

此外,陽光股份、建業地產、華潤置地、國瑞健康、上實發展在過去一年的增員幅度也超過10%。

當然,要論規模,國資房企依然是行業增員的主要代表。如在品牌房企中,華潤置地2023年員工人數增加了6347人,增加人數最多。建發國際集團增加1319人,越秀地產增加900人。

這些房企在近兩年多行業下行中,不乏逆勢擴張的表現。據克而瑞披露的數據,2023年,華潤置地以2696.8億元的新增土地貨值,位列第一。2022年,華潤置地的該項指標則排在第二,僅次於保利發展。

而2023、2022連續兩年,建發房產、越秀地產的新增土地貨值均排入行業的前十。要推動這些新增土地的開發,企業無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手。

2022年,華潤置地、建發國際集團、越秀地產同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員情況,員工人數分別增加5833人、5865人、2028人。以此計算,兩年時間三家房企分別增加員工12180人、7184人、2928人,合計增加員工人數22292人。

在行業的裁員潮中,這些房企較大幅度的增員與用工需求,無疑也爲面臨失業的地產人提供了部分就業崗位。

超八成房企員工成本壓降,高管帶頭降薪

房企減員,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是企業員工成本的下降。這也是房企大規模減員的普遍目的所在,減少用工成本,提高效率,嚴控支出,保住現金流。

樂居財經統計發現,40家年報中有披露員工成本的上市房企,總員工成本爲533.26億元,同比2022年的626.51億元,下降了14.88%。這當中,有34家房企的員工成本下降,佔85%;僅6家房企員工成本有所增長。

從變動幅度看,花樣年控股、時代中國控股、景瑞控股、偉業控股、粵港灣控股、領地控股員工成本下降幅度均超過四成,分別下降49.56%、48.58%、48.16%、45.48%、41.20%、41.19%。港龍中國地產、中樑控股、合景泰富集團下降也超過三成。

這些房企中的大部分在經歷流動性壓力,同時也是過去一年減員較多的房企。

員工成本一直是地產企業每年較大的一筆剛性費用。在市場仍舊低迷,正常經營受限的情況下,嚴控員工成本,成爲房企開源節流的主要措施。

樂居財經此前統計,2022年,56家港股房企的員工成本,下降了8.21%;51家A股房企的員工薪酬指標,下降了16.17%。綜合之下,107家房企的員工總薪酬,下降了164億,降幅達到11%。

高管薪酬的壓降,也是表現之一。樂居財經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88家A股上市的地產開發企業,2020、2021、2022年的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分別爲16.09億元、14.3億元、11.59億元。

另外,港股上市的113家地產開發企業,2020、2021、2022年的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爲31.2億元、28.03億元、19.96億元。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房企管理層薪酬近三年都在持續下降。

前段時間,萬科鬱亮帶頭降薪,只領取每月稅前薪酬1萬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但這已經並非他的首次降薪。

2021年,萬科利潤開始出現下滑之時,鬱亮曾對外道歉,還自願放棄了2021年度全部獎金,一次性降薪1092.6萬元,降幅達到87.6%。在2020年,他還領着1247.3萬元的年薪,而從2018年到2020年,鬱亮的年薪都在1200萬以上。

除了鬱亮,2023年年報披露之日起,萬科總裁祝九勝、監事會主席解凍也都自願領取月薪稅前1萬元。

規模幾千億的房企,核心管理人員開始拿起了“打工人”的萬元月薪,萬科並不是行業的首個。

去年12月,另一個地產巨頭碧桂園也曾有過類似的舉動。核心管理層中的楊惠妍、莫斌、楊子瑩、陳翀,主動降薪至月薪1萬。四人的降薪幅度,最低爲67.6%,最高達96%。

行業持續下行,房企的銷售、營收、利潤都大打折扣,甚至虧損。作爲核心管理層,高管主動降薪,既體現出擔當,也是主動帶頭節衣縮食,度過難關的最好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