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家央企正式成立,劍指千億“風光”回收產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上海報道

10月18日,第98家國資委主管央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掛牌成立。該集團註冊資本100億元,股東成員包括中國石化、中國寶武、中國五礦、華潤集團、中鋁集團等多家中央企業。

據悉,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接下來將同步設立多家專業化子公司,業務將涉及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主要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預計每年廢鋼鐵的利用量將達到2.6億噸。將推動完善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支持企業建設回收廢舊產品的逆向物流體系,推進退役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的高效利用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11月,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通知中便提出,在退役風電機組回收與再利用技術方面,開展退役風電機組整機回收與再利用工藝研究,重點突破葉片低成本破碎、有機材料高溫裂解、玻纖以及巴莎木循環再利用等技術,構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風電機組退役技術標準體系;在光伏組件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技術方面,研發基於物理法和化學法的晶硅光伏組件低成本綠色拆解、高價值組分高效環保分離技術裝備,開發新材料及新結構組件的環保處理技術和實驗平臺,高效回收和再利用退役光伏組件中銀、銅等高價值組分;在儲能電池共性關鍵技術方面,開展低成本可修復再生的新型儲能電池技術研究,研發退役電池剩餘價值評估、單體電池自動化拆解和材料分選技術,實現電池修復、梯次利用、回收與再生。

實際上,近些年來,國內相關部門持續出臺支持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的政策。

2023年7月發佈的《關於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集中式風電場、光伏發電站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基本建立,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相關標準規範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到2030年,風電、光伏設備全流程循環利用技術體系基本成熟,資源循環利用模式更加健全,資源循環利用能力與退役規模有效匹配,標準規範更加完善,風電、光伏產業資源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一批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產業集聚區。

2023年12月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促進廢舊風機葉片、光伏組件、動力電池、快遞包裝等廢棄物循環利用。

2024年3月發佈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則明確,加快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產品設備殘餘壽命評估技術研發,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完善風力發電機、光伏設備及產品升級與退役等標準。

風電、光伏回收市場規模龐大。《中國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報告》預計,到2040年,光伏組件回收市場規模就能達到1000億元。另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風光設備循環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程剛齊預測,2025年至2035年,風電和光伏設備循環利用市場總額將超過1500億元。

那麼,風電機組、光伏組件退役的時間點爲何?根據業內人士分析,到2025年,我國將迎來第一批大規模退役風電機組,退役的老舊風電場規模將超過1.2GW;2030年至2035年間,累計退役風機規模將超過100GW。而自2030年起,我國光伏組件將進入密集報廢期,預計到2040年累計回收規模將達到254GW。

需注意的是,隨着我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的不斷提升,未來待回收的退役設備規模只多不少。

然而,目前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的技術研究仍處於初期階段,面臨着較多的痛點和難點。其中,退役風力發電機組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拆解處理環節環境風險交織疊加,回收成本高,廢物資源化程度有限,配套環境管理政策供給不足等;光伏組件則包括回收技術、流程、效率,再利用場景,以及整個流程的經濟性等。

值得肯定的是,目前以風電光伏頭部企業均在積極開展回收研究。

在風電領域,2023年,金風科技曾公開披露,正在持續探索兼顧可行性與經濟性的廢棄葉片循環方案,嘗試讓廢舊風機葉片沿“就地回收→就地破碎→粉篩配料→固廢3D打印→製成成品”形成完整的、規模化的配套產業鏈;將廢舊風機葉片轉化爲3D打印的原材料,藉助3D打印產業實現對葉片固廢的規模化消納。

而在光伏領域,國家電投旗下企業於2021年底完成22臺/套工藝設備開發,並在西寧建成全國首條年處理30MW晶硅光伏組件回收中試線;今年9月,天合光能中央研究院宣佈在廢棄光伏組件回收和循環利用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循環利用其拆解廢棄光伏組件回收得到的材料,成功製造出全球首塊全回收再生光伏組件。此外,晶科能源、隆基綠能等光伏公司均在近些年來公佈過組件回收技術研究進展。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正式成立,倘若後續設立專業化子公司,推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高效利用,這無疑將會加快風電光伏回收產業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