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醫療奉獻個人獎之9/莫那.瓦旦 推動原民健康立法 建立返鄉服務典範

莫那‧瓦旦(前排右二)關心原住民族醫療健康,常參與相關活動。圖/莫那.瓦旦提供

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莫那.瓦旦,在地方服務近40年,身爲原住民醫師的他,抓住求學習醫的機會,改變了自己生涯的軌跡,也立下公費原民醫師回到偏鄉服務的典範。不僅幫助阿美族少年戒酒找回自己的「影子」,還帶着原民醫師們一起踏上國際醫學舞臺,推動訂定「原住民族健康法」。他的故事也是臺灣近半世紀原民醫療的縮影。

挺身提升原民健康

賽德克族的莫那.瓦旦說,他其實是「都市原住民」,從小住在嘉義市,臺南讀高中後,以公費生考上臺北醫學院,畢業後選擇到花蓮門諾醫院實習。他觀察到原民的健康未受到重視,意外事故、飲酒、自殺是當時三大原住民的死因,深感原民的健康需要有人推動,因此他希望能以一名醫師的身分,致力於提升原住民的健康水平。

40年前公費醫師制度不夠完善,缺乏住院醫師的訓練,原住民醫師畢業就直接被分配到鄉下服務,「有種沒有武器就上戰場的感覺」,因此他報考臺大公衛所,且專攻肺結核防治、自殺防治、意外事故防制的相關研究,對準原民族人的需求,精進「改善原住民族人健康問題」的能力。後來他又順利考上博士班,增加原住民醫師的生涯可能性。

要爲病人生活着想

莫那‧瓦旦(右)是地方原住民醫師,與小病人親切互動。圖/莫那.瓦旦提供

莫那.瓦旦1985年臺北醫學院畢業,1987年服完兵役後,先後在花蓮及屏東等衛生所擔任醫師,在花蓮總共服務35年,2004年起在吉安鄉衛生所服務至今。

近40年行醫生涯中,有兩件事對莫那.瓦旦影響深遠。1985年,他在門諾醫院跟着小兒科醫師楊義明實習時,有一名國中二年級的血癌病童,因爲住院治療而無法上學,楊醫師不希望病人因病耽誤課業,請社工師找家教來病房輔導病童功課,但後來由幾名實習醫師分配教學任務。這時他才體會到,醫師不是隻負責治病,更要爲病人的生活甚至未來着想,照顧病人的心情與需求。

尊重原民思考邏輯衛教

另一件事則要從莫那.瓦旦的妻子說起,他的妻子巴奈.母路是吉安鄉的阿美族人,長年鑽研阿美族的祭司儀式,包含戲劇、音樂、舞蹈及醫療等。他基於好奇心與醫師的身分,曾與妻子合作田野調查,當時遇到一名阿美族少年有酒精濫用問題,他嘗試用西方醫學角度,跟少年說明喝酒會影響健康,但少年似乎無法理解。

妻子建議莫那.瓦旦換位思考,嘗試用阿美族語說,這樣喝酒會讓自己「沒有Adingu(影子)」,Adingu在阿美族語裡也代表着「靈魂」,這段勸說立刻讓少年如同當頭棒喝,才把醫師的建議聽進去。這件事深深震撼莫那.瓦旦,原住民有自己的思考邏輯,不僅應予尊重,如能適當加入現代醫療的知識,善加轉譯,且從病患的角度做衛教,纔會更有效果。

各國原民醫師交流

莫那‧瓦旦(左)參加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與國外原住民醫師交流,打開國際視野。圖/莫那.瓦旦提供

在偏鄉行醫之外,莫那.瓦旦也嘗試走向國際醫學的舞臺,16年前,他遠赴夏威夷參加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當時臺灣的原住民醫師只有6人,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見識到國際級頂尖學者專家對同胞族羣的深切關懷,他因此開始省思還有哪些領域可再精進,也拓展了視野、開啓了國際交流的機會。

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兩年舉辦一次,2014年在花蓮舉辦,當時有來自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與夏威夷等地超過300名原住民醫師參與。莫那.瓦旦不斷鼓勵其他原民醫師參加,有位原民醫師對他說:「學長謝謝你叫我去。」原來該名醫師從事原民醫療多年,對職涯發展陷入茫然,參加會議後得到許多啓發與鼓舞。

幫助病人成座右銘

莫那.瓦旦發表的研究不多,他期許,要盡力扮演好各種角色,例如關心病人、與病人親切互動,關注政策發展等。所以,他進修時側重醫者人文關懷,在國際參與則着重不斷求取進步,帶領檯灣醫療往前走,跟上國際的腳步,設立新的價值跟標準。

在行醫之餘,莫那.瓦旦與其他原住民專家學者成功推動「原住民族健康法」的立法,於2023年5月立法通過,臺灣成爲世界上第二個訂定原住民健康專法的國家。他也出任衛福部衛生政策委員會委員,持續在法案制訂上貢獻專業。

「成功不在於你擁有多少,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是莫那.瓦旦珍藏的座右銘。他認爲,替病人、原住民同胞與居民服務,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對於服務奉獻,才能始終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