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中盼臺美談判 由雙方政府簽署

行政院政委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劉宗龍攝)

臺灣與美國6月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二階談判聚焦農業、勞動與環境3大議題。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接受外媒彭博專訪時說,希望將臺灣與美國間的初步協議,擴大成一項更接近自由貿易協定的協議,盼工作層級的談判能走得遠,並由雙方政府簽署。不過他也透露臺灣遠洋捕魚船隊僱用3.5萬名外籍漁工,勞動條件恐成雙方談判障礙。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議題鎖定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第二階段再擴充,但當前並未納入與降低關稅有關的「市場準入」內容,這也是外界最詬病之處。

鄧振中在彭博專訪時提到,我國貿易官員正與美國對口官員討論擴大議題,涵蓋範圍包括增加如農業、勞工等更多議題,他也稱願意討論國際貿易範疇需要解決的任何問題;再來就是市場準入議題,但目前沒有下一輪會談時間表。

鄧振中認爲,美國議員釋出強烈支持訊號,鼓舞臺灣,例如7月美國參議院一致通過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案,此前參議院往往不願意批准這類貿易法案。當前臺灣貿易談判代表人士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所領導的團隊已在進行協商,鄧說,臺灣希望讓工作層級的談判走的「儘可能遠」。

臺灣擴大拓展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時,面臨的一大障礙可能是臺灣遠洋捕魚船隊僱用移工的政治敏感問題。據美國勞工部報告,臺灣漁船的3.5萬名外籍漁工,經常面臨扣留工資、工時長達18至22小時,和身體虐待等多種不當對待。鄧振中說,「我們的法律體系應該能夠要解決這個問題,但需要時間改變法規和實務做法。」

在進度上,臺美雙方8月於美國華府展開二階首次實體談判,鄧振中日前透露,下次有望在臺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