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防治/病媒蚊孳生死角 廢輪胎打洞避免積水

登革熱病媒蚊會「上天下地」,除了天溝、水溝外,廢輪胎也容易孳生斑蚊。記者黃仲裕/攝影

防治登革熱必須防止病媒蚊孳生,專家指出,登革熱病媒蚊會「上天下地」,很多意想不到的防治死角,另外還要注意廢輪胎等廢容器的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方式,一般垃圾的處理也應該儘量就地處理、避免外運,減少「輸出」病媒蚊的機會。

國衛院蚊媒研究中心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表示,登革熱病媒蚊會上躲天溝、下鑽水溝,許多老舊社區大樓的地下室也容易被忽略,只要下雨後有一點點積水,就可產生病媒蚊。

據調查,斑蚊陽性容器樣態以桶、缸、甕、盆及輪胎數量最多,尤其廢輪胎容易孳生斑蚊,黃旌集表示,要再利用輪胎,最好要填土、打洞避免積水等。

臺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指出,未來資收的廢容器、廢輪胎存放,應思考打碎,而非以原型保存,纔有助防治病媒蚊。

另外,黃旌集建議各地處理廢棄物時,應以在地處理爲原則,不僅減少碳足跡,也避免將有病媒蚊孳生或蚊卵附着的廢棄物運送至其他地方。

臺南市累積不少防治登革熱死角的經驗,臺南市府指出,防火巷、住家天溝、屋後溝等不易清理,常堵塞積水而孳生病媒蚊,民衆的住家室內也因難以進入巡查,成爲去年登革熱防治死角之一。

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鳳表示,南部許多民衆因工作等因素,常在不同縣市來往,不排除是導致登革熱疫情在南部各縣市爆發的原因之一,爲此今年登革熱疫情研討會邀集南部五縣市參與,盼建立防疫資訊分享與確診案例通報聯繫等機制協防。

嘉義縣布袋鎮是目前埃及斑蚊生存最北界,爲防患未然,鎮公所年度消毒從一次增至二次,培訓近廿名除蟲人員協助孳清。至於未來若因升溫可能讓埃及斑蚊立足的花蓮縣府也採物理結合化學的清消防治手段;南投、臺中從通報病例到限制確診者捐血等作法都已採行,還要加強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