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首部國安戰略 對大陸以割裂兩分法三重定位

德國首部國安戰略對大陸以割裂兩分法三重定位。圖爲2022年11月4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到訪的德國總理蕭茲。(澎湃新聞)

中國大陸總理李強15日宣佈出訪德國、法國前夕,德國總理蕭茲當地時間14日率國安閣員宣佈德國出爐首部《國家安全戰略》。這部佔39頁篇幅的國安戰略文件, 6次提及定義爲「合作伙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中國大陸,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丁純指出,這部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涉中部分既有此前德國、歐盟政界主流對華的「夥伴、競爭者和系統對手」三重定位,也有強調「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以及「對中去風險」等共識,是德國聯合政府各黨派主張的妥協折中。復旦大學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簡軍波分析,德國的對中立場,可用「割裂的兩分法」概括。

《紐約時報》與德媒等外電報導,談及中國,蕭茲認爲,中國經濟還會繼續增長,也理應繼續增長。他表示,「德國政府會在中國戰略保持一種平衡」,重申聯邦政府一致認爲,德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鉤,而是希望將風險降至最低。

6月20日,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即將在柏林舉行。記者會上,蕭茲對此表示歡迎。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也稱,大國交往不存在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德國需要與中國合作。

在這份39頁的文件中,中國被提及了6次。

文件寫道,「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多極化、系統性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在這一國際背景下,中國是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

該文件強調,近年來對抗和競爭不斷增加,但中國仍然是一個合作伙伴。沒有中國,許多全球性挑戰和危機都將無法得到解決。

文件指出,德國必須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有效應對這些不同形式的威脅,尤其要把握在一些領域開展合作的機會。

觀察者網報導,簡軍波分析,德國的對中立場,可用「割裂的兩分法」概括:一方面貶低中國政治和價值觀領域的國際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中國在某些領域的國際作用。肯定中國在國際治理,尤其是氣候變化等領域的作用。

簡軍波表示,整體而言,這一對中立場的「割裂的兩分法」特徵沒有太多新意,蕭茲政府基本上一直採取的是這種對中認知態度。

丁純稱,從縱向上看,如今德國的對中態度肯定不如梅克爾時期那麼友好。德國將中國放在國家安全戰略文件中,顯然是認爲在與中國交往中存在所謂風險。

但他指出,文件中與中國相關的提法大多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只是在此作爲安全戰略正式定調。而所謂的對中「三重定位」:夥伴、經濟上的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也是歐洲政界的主流觀點共識。

簡軍波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德國可能會越來越強調「競爭者和對手」成分,而弱化夥伴成分。這種趨勢將惡化中德關係,這對雙方維持穩健的經貿關係不利。

簡軍波認爲,從維護中德良好關係願景出發,德國政府應該高度重視中國的國際作用,不僅限於氣候變化領域,也在維護國際經濟秩序,反對保護主義,維護聯合國和世貿組織的權威,及解決全球熱點問題等方面,雙方都有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