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對中出口持續下滑 德專家:中國技術升級已不再需要德國

中國曾連續多年高居德國最大貿易伙伴,但近幾年來德國對中國出口卻持續下滑,專家認爲這是因爲中國對德國技術依賴程度漸低所造成。(圖/中新社)

德國出口連續第3個月增長,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卻持續下滑,德國貿易商對中國的業務正在縮減。德國經濟專家表示,未來德國對中國出口可能繼續下降,因爲中國的技術正在不斷進步,在很多領域,中國已不再需要從德國等地進口了。

據《德國之聲》引述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稱,即便德國出口已連續第3個月增長,2023年上半年卻只有6.2%的出口貨物銷往中國,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值。相比之下,2020年對中出口比例達到7.9%的歷史新高,但2021年下降至7.5%,2022年再降至6.8%。

西方國家每當經濟下滑時,以過去20多年來的慣性,官員、企業與學術界都會想到如何透過中國來改善貿易滑坡的狀況,但現在的情況卻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德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德國6月份對歐盟鄰國的出口環比增長了1.3%,達到715億歐元。儘管對美國出口較上個月微幅下降了0.2%,但它仍然是德國產品的第一大買家。比較令德國人意外的是,對中國的出口大幅下降5.9%至82億歐元。

荷商安智銀行(ING)的德國首席經濟學家布熱斯基表示,這是因爲中國越來越有能力生產以前從德國採購的商品。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的貿易專家斯塔默(Vincent Stamer)也認爲,中國的技術正在不斷進步,「你可以在電腦晶片、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中看到這一點,這樣(中國)就不再需要從德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進口了。」他還指出,德國對中國出口下降是一種趨勢,但現在就與中國客戶道別還爲時過早,未來10年,中國仍是一個重要的銷售市場。

斯塔默強調,許多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將不再明確地展示在出口數據中,而是在其資產負債表中。汽車產業就是個例子,不少德國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多地爲中國市場進行本地生產。布熱斯基也表示,長遠來看,中國在德國出口中的重要性將顯著下降。他呼籲,「我們應該爲中國將不再拯救我們的出口部門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