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疊加雨水多 荔枝或減產四成

花期遭遇倒春寒,掛果時碰上連續降雨,今年荔枝面臨減產。 南都記者 陸文娟 攝

隨着天氣日漸炎熱,夏季熱門水果單品荔枝陸續上市。然而,自3月以來的天氣狀況,讓不少民衆關注起了2024年的荔枝產量,“荔枝自由”一時成爲網絡的熱點話題。

廣東是全國荔枝的主要產地,其產量在一定程度上成爲反映市場行情的“晴雨表”。近期,雨水偏多,不少荔枝愛好者擔心:廣東今年降水過多,是否會影響荔枝的產量?減產的局面最終是否會體現在價格端,讓消費者“望荔興嘆”?

在4月舉辦的海南荔枝果園春季管理技術交流暨培訓會上,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分析2024年全國荔枝產業形勢時指出,受氣候影響,今年全國荔枝產量相較去年將有較大降幅,預計減產幅度可能會超過四成,售價相應會有所提高。

行情

早熟“三月紅”上市 收購價較去年高30%

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佈的2023年廣東省水果產銷形勢分析,2023年廣東荔枝迎來大豐收,總產量達160萬噸,同比增加10.0%,各品種面積和產量佔比穩定,其中妃子笑、白糖罌和桂味面積與產量佔比超50%。今年情況如何?

眼下,雖還未到荔枝的集中上市期,但早熟荔枝品種三月紅已悄然“披上紅裝”,搶“鮮”採摘上市。今年的荔枝市場行情,也得以搶“鮮”看。

“三月紅”荔枝因在農曆三月下旬成熟而得名,是荔枝家族裡的“頭啖湯”,其果皮鮮紅,肉厚汁多,晶瑩剔透,入口酸中帶甜,別有一番風味。

在有着2300多年荔枝栽培歷史的“中國荔鄉”廣東茂名,茂南區山閣鎮荔枝種植戶莫姨稱,她家果園有數百棵“三月紅”荔枝樹,由於今年開花時間早,揚花、坐果期管理到位,每棵樹都掛滿荔枝,很多客商看到之後,都提前趕來訂購,每公斤收購價最高26元,較去年高出30%。

廣州本土最早熟的三月紅荔枝,種植於增城區仙村鎮,近日迎來採摘期。其中,竹園村、巷頭村是仙村鎮種植三月紅荔枝面積較大的兩個行政村,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4月29日起,兩村不少村民天未亮便開始採摘荔枝,地頭收購價每公斤14-20元,吸引了不少商家前來採購。當三月紅荔枝從樹上摘下,村民在樹下就可完成銷售。

“今年三月紅荔枝的最佳品嚐期約在5月5日至10日之間,此時荔枝的口感和含糖量處於最佳時期。”仙村鎮農業農村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但在產量方面,原本掛果情況是很不錯的,估計全村可出產300噸。但受4月底連日暴雨影響,三月紅荔枝在成熟後期出現大量裂果,較去年將有所減產,價格或爲10元/斤,比去年5-6元/斤近乎翻倍。來自高州的樑女士告訴記者,她一天需要採購上萬斤三月紅荔枝,但受暴雨影響,採購量也未達預期。

探因

連日極端天氣 今年荔枝產量受影響

作爲廣東省荔枝主要產區之一,廣州全市荔枝種植面積超55萬畝,約佔全省七分之一,以中晚熟品種爲主。除了從化、增城兩大荔枝主產區,白雲、花都、黃埔、南沙等地也分佈有種植基地。從4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桂味、糯米餈、井崗紅糯、仙進奉、流溪紅荔等70多個荔枝品種便會陸續成熟,遠銷海內外。

“往年這個時候也有降水,但沒有像今年這麼極端。”廣州市東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先生回憶,從3月下旬一直到4月底,他位於增城區的荔枝種植基地內幾乎都是陰雨天氣,有時還會遇上拳頭大小的冰雹,將果樹砸倒。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會提前收到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提醒和預告,也會有針對性地做一些防護措施,但因爲降水量過大,效果有限。”

據廣東天氣發佈數據,2024年4月1日至30日,廣東全省平均雨量497.4毫米,打破4月雨量歷史紀錄,較常年同期(176.8毫米)顯著偏多181%,爲歷史同期最多,其中有41個區縣累計雨量打破當地4月雨量歷史紀錄。

持續的降水,無論是對於早熟還是晚熟的荔枝品種,都會有所影響。劉先生解釋稱,“早熟品種,因爲已臨近採摘期,影響會直接體現在果實上。像三月紅荔枝,我們基地裡有種植一些。原本計劃於5月採摘,經過4月的極端天氣,現在已有70%-80%爛在樹上了。”對於中晚熟品種,“因爲長期下雨見不到陽光,恰好荔枝作爲亞熱帶水果需要光照。這將會影響果實的生長髮育。”劉先生說。

劉先生的荔枝種植基地面積約500畝,種有妃子笑、糯米餈、桂味、仙進奉等多個荔枝品種。“以往基地每年的產量約爲50萬斤,今年遇到這樣的極端天氣,後面可能還有‘龍舟水’、颱風,具體產量目前還不好統計,”劉先生初步估算,相較往年至少會減產50%。

在佛山高明區明城鎮的鴻基農場果園,據當地媒體報道,今年開春之後,雨水少,比較乾旱,導致荔枝樹推遲開花,接着連月強降雨,雨勢大,還夾雜着冰雹,正好遇到荔枝開花時節,風吹雨打導致掉了大量的花。“今年荔枝減產估計在一半以上,只有往年的四五成,總產量約幾萬斤”,鴻基農場相關技術人員表示。

暖冬遇上春寒 減產“真兇”不止一個

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荔枝栽培生理研究室主任向旭看來,4月極端天氣之前,今年荔枝產量的減少便已初現端倪,“雨水的增多,算是減產的其中一個因素。”

除此之外,一方面原因來自去年年底廣州的“暖冬”。氣象部門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廣州平均氣溫16.4℃,較近十年同期偏高0.8℃,在12月10日一度出現最高氣溫29.9℃的“反常天氣”,打破了廣州12月曆史高溫紀錄。2024年1月廣州平均氣溫15.9℃、2月廣州平均氣溫16.5℃,分別較近十年同期偏高0.6℃和0.3℃。

“荔枝雖然是喜光喜熱的亞熱帶水果,但每年11月過後,荔枝進入花芽生理分化階段,需要有10℃以下的低溫環境爲來年的開花孕育花芽,”向旭分析,去年年底的暖冬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荔枝生理分化不完全,使後續成花不太理想。“但過去十幾年裡,‘暖冬’也常有發生,我們會選擇通過技術手段,將秋梢結果母枝(泛指樹體在採果後至立冬前長出來的新梢)培養健壯,以緩解這類情況。”

“因此更關鍵的原因,還是今年年初倒春寒帶來的異常低溫,”向旭指出,到了來年2月,荔枝需要15℃以上的適當“高溫”環境,來保證花蕾發育。“倒春寒時,氣溫逼近0℃,會使荔枝花蕾抽花穗的過程受阻,阻斷了花穗發育,甚至已經成花的荔枝,也會因凍害而枯萎。”

厚街是東莞市荔枝種植面積最大的鎮,厚街的荔枝一直深受市場歡迎,尤其是冰荔、桂味、糯米餈更是很多市民的心頭好。今年3月,有記者在探訪新圍社區開記家庭農場時發現,雖然是荔枝花開時節,但很多荔枝樹上卻是紅葉片片,只見樹葉,不見花開,部分成花的荔枝樹看上去並不濃密,與去年花開繁盛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農場的場主、東莞市新荔荔枝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歐陽容介紹,他們果場今年桂味、糯米餈成花率極低,不足一成,原因就在於天氣的反覆,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份是花芽分化時期,結果遇上暖流,導致成不了花。

與桂味、糯米餈不同,開記家庭農場的妃子笑成花率較高,達到九成左右,原因在於妃子笑的成花時間比桂味、糯米餈要早半個月左右,今年受天氣的影響較小。在東莞厚街新圍、大逕多個果場,發現今年桂味、糯米餈成花率普遍都很低,不足一成。厚街桂冠荔枝專業合作社社長黃志強直言,過了成花關鍵時期,今年厚街荔枝減產已成定局。

“從前一年11月到第二年2月,荔枝需要先低溫孕育花芽,後高溫發育花穗與花蕾。”向旭概括道,“而今年恰好相反,先是暖冬,又遇上多次倒春寒。所以中晚熟品種的成花節奏被打亂,導致成花率大幅降低,有時甚至一整個果園都找不到幾株有花的。無法開花,結果就更無法保證了,再加上4月以來的連續暴雨,更是‘雪上加霜’。多種原因疊加之下,導致了今年荔枝大幅減產。”

預估今年減產四成多 迎來荔枝“小年”

特殊的環境條件,使得荔枝的種植並未在全國範圍內廣泛鋪開。目前全國主要荔枝產區有7個,分別是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四川、臺灣。較爲集中的種植地讓荔枝“大小年”一度成爲熱議話題。所謂“大小年”,指的是農作物,尤其是果樹,產量忽高忽低波動的現象,多產稱爲“大年”,少產則爲“小年”。

一般而言,只有在相鄰兩年果樹產量波動幅度超30%,才能稱之爲有明顯的“大小年”特徵。荔枝是樹齡能達上千年的唯一水果類型,基因組測序分析也表明其基因高度雜合,其產量“大小年”的表現最明顯、最典型。

從產量上看,廣東已連續4年是荔枝“中大年”,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荔枝產量“大小年”之困。

向旭表示,過往由於技術還不成熟,會出現荔枝產量忽高忽低的情況,導致價格起伏和市場波動,不利於產業長遠發展。隨着《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種“大小年”產業技術方案》於2021年6月發佈,克服荔枝“大小年”的產業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2020年開始,連續4年廣東全省荔枝產量大致穩定在130萬-150萬噸之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由於極端異常天氣影響應該會是繼2019年之後的又一個‘小年’。”

“2023年是荔枝‘大年’,初步看今年將有較大幅度的減產,我們預估減產的幅度可能會達到四成多。”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說,在總體減產的前提下,不同品種的荔枝產量情況有所不同:“妃子笑”品種減產幅度較小,“白糖罌”減產幅度估計在兩成以內,“黑葉”“懷枝”“桂味”等中晚熟品種減產將超五成。

對此,央視三農主持人郭嘉寧在微博上提到,今年荔枝吃還是有得吃,但恐怕只能日啖150顆了。給荔枝愛好者提前做做心理預期建設:恐怕,今年很難實現“荔枝自由”了。

影響

桂味、糯米餈等中晚熟品種售價預計翻兩到三倍

來到消費者關心的價格環節,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數據,2023年廣東荔枝整體行情好於2021年,荔枝田頭均價爲10.0元/公斤,與2021年同比上漲4.0%,部分荔枝田頭行情大幅上漲。省內主要批發市場荔枝批發價格12.6元/公斤,與2021同比上漲17.0%。

具體到各個品種,2023年荔枝上市高峰期價格仍保持穩定,黑葉5.3元/公斤,同比上漲23.2%;懷枝6.0元/公斤,同比上漲36.4%;妃子笑7.3元/公斤,同比下跌5.2%;白糖罌13.1元/公斤,同比上漲12.9%;桂味14.2元/公斤,同比下跌40.8%;糯米餈18.6元/公斤,同比上漲66.1%;井岡紅糯和仙進奉的田頭均價分別爲29.1元/公斤和66.9元/公斤。

今年面對產量減少的情況,荔枝的市場價格是否會大幅度上漲?對此,南都記者也於近日走訪了約8家超市、水果店鋪。在線下走訪的過程中,記者並未在超市和店鋪見到荔枝的身影。其中一家商鋪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荔枝口感還未到最佳,且受到雨水天氣影響,進貨價格波動較大,不少商家仍在觀望階段,需要再等待半個多月,纔到集中上市的時候。

線上方面,買菜平臺上的荔枝也不多,僅有零星的1-2家店鋪有售荔枝,且售賣的爲冷凍荔枝,並非新鮮現貨。在外賣平臺上,記者發現了多家售賣荔枝的店鋪,其中妃子笑佔比超九成,均價集中在20元-30元/250克。“妃子笑屬於中早熟荔枝,是比較容易成花的品種。低溫對它的影響相較於其他品種沒有那麼大,所以整體成花率尚可,價格上的漲幅相較其他品種會小一些。”廣州市東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解釋道。

荔枝品種繁多,價格漲幅無法一概而論。“整體上看,早熟品種受到的價格影響相對較小,市場售價大概會翻一倍。桂味、糯米餈等中晚熟品種,以及近十年市場上熱門的仙進奉、冰荔、御金球等品種,這些的售價預計會翻兩到三倍。”向旭表示。

這邊荔枝市場端價格還未展示完全,另一邊電商平臺已忙碌了起來。在茂名高州市新垌鎮電商園,相關負責人稱,今年受天氣因素影響,茂名荔枝產量下降,各地電商及採購商紛紛“先下手爲強”,爭相到果園預製訂購。目前,該電商園荔枝現果的銷售量逐日遞增,預製銷售的荔枝也達到了1200噸。此外,今年“三月紅”荔枝的銷售實現良好開局,截至4月底已賣出近13噸,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增長了31%。

整合:易福紅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吳文偉 記者 莫郅驊 張德威

來源:經濟日報 海南日報 中新社 央視 新華社 南方農村報 今日佛山 今日仙村等

製圖: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