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人贊:上帝不在布吉納法索 只有臺灣人在

李栢浡自國合會退休,出書記錄超過30載的國際援助路。(楊孟立攝)

國合會副秘書長李栢浡投身國際發展援助34載,秉持着「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理念,足跡踏遍全世界最危險、貧窮、偏僻的地區,也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力量。

1994年臺灣與布吉納法索復交,由我國協助開發的「姑河墾區」與「巴格雷墾區」,引進水源進行稻作灌溉,創造了化荒漠爲良田的奇蹟。當地人形容:「上帝不在布吉納法索,只有臺灣人在這裡。」2002年8月召開的聯合國永續發展高峰會,外國媒體也稱讚這兩個墾區爲「永續發展的最佳典範」。

李栢浡表示,每次到布吉納法索,都會有上千人來迎接技術團,綿延一公里的人龍搶着要握手以表達感激之意,而且他們都 是主動來迎接,不是被強迫動員來的。

臺灣早年倚靠「金援外交」維繫邦交國,然而一旦買通的政要下臺,邦交就亮紅燈。李栢浡表示,在經過與中國大陸的金錢競逐遊戲後,政府深感到這是無底洞,不能再繼續耗下去,因此更改策略,落實計劃導向,確保臺灣的援助確實能造福邦交國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福祉,而國合會的地位也跟着提升。

李栢浡坦言,以前常有人認爲國合會是外交部的白手套,不過現在做的事情都是透明化、專業化,且對友邦的有很大幫助。事實上,友邦也比較歡迎我們現在的做法,「他們不要我們的錢,他們要的是我們的技術與經驗,站在合作伙伴立場上,我們也希望能助益於友邦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