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和特斯拉只是前戲,下半年的價格戰還會延續“瘋狂”嗎?

剛剛進入2023年下半年,車市似乎又將掀起一輪新的降價潮。

有直接降價的,7月10日,通用汽車將旗下首款純電動SUV車型凱迪拉克Lyriq在中國的起售價下調了近14%。通用汽車中國官網的數據顯示,Lyriq目前的起售價爲37.97萬元,低於此前的43.97萬元。

南北大衆先後宣佈開啓降價活動。7月6日,一汽-大衆宣佈,爲慶祝一汽集團成立70週年,特別針對ID.家族系列車型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即日起ID.家族車型15.59萬元起。

其中,ID.6CROZZ降幅最高,達到了8.7萬。據瞭解,ID.6CROZZPURE+版優惠幅度最大,官方指導售價28.29萬元,降價8.7萬元,最新優惠價格爲19.59萬元。與此同時,上汽大衆也宣佈了降價,旗下ID.3(參數丨圖片)車型最高降價3.7萬元,目前售價12.59萬元起。此次活動截止日期爲7月31日,並且限量3000臺。

也有隱晦降價的,特斯拉官方宣佈,7月7日起升級Model3/Y引薦獎勵。成功引薦好友下訂並提車,購車人可贏得3500元引薦獎勵、90天EAP免費使用權。另外,引薦人可享有7000積分獎勵,可兌換超充額度、兒童學步車等衆多好禮。

此前,特斯拉還推出了ModelS/X現車優惠3.5-4.5萬元的活動。

上半年降價的那一幕正在重新上演。只不過這一次的降價更多了一層“隱晦”的成分,不僅限時而且限量,更關鍵的是形式更加多樣,比如引薦獎勵,似乎有種無孔不入的感覺。

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因爲市場因素引起的價格調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下半年價格還會出現波動的情況。

降價會越來越細化

從大衆和特斯拉降價的具體情況來看,我們發現車企在調整價格的時候更具針對性,比如限時、限量、限具體車型。這和上半年動不動就全系降價有所不同。

縱觀上半年那場轟轟烈烈的降價補貼,其特徵是一個品牌降價,幾乎覆蓋全系車型,無論熱銷與否,區別僅在於熱銷車型降幅小,冷門車型降幅大。有些合資品牌甚至出現了買一(純電車)送一(燃油車)的情況。

給到消費者的感知就是,各家品牌爲了營銷噱頭,爲了表達自己所謂的誠意,已經無所不用其極,要的就是誰的嗓門大,調門高。總體而言,有那麼一種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意味。

如此大規模的刺激動作並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三月份整體銷量爲158.7萬輛,同比增幅僅爲0.3%;2023年6個月以來累計銷售952.8萬輛,同比去年僅增長3%。整體來看,在降價補貼的刺激下,上半年車市整體表現只能說是一般。

顯然,這一輪的降價則顯得“理性”許多,已經吸取上半年的經驗教訓。從上汽通用、大衆和特斯拉的降價車型來看,只是確定了少數幾款車型,沒有進行全面的火力覆蓋,顯然想要精準打擊。

從經銷商的層面來看,有31.7%的經銷商表示上半年任務只能完成80%以上;有11.7%的經銷商表示完成率不足50%。所以經銷商目前經營狀況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鉅額補貼不僅未能成功換量,反而使得消費者人心惶惶,市場陷入了降價越狠,消費者越謹慎的惡性循環。

此外,上半年車市降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整體汽車庫存高,以及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從國六a向國六b的升級轉換,這些都成了降價的巨大壓力。

而國六B標準確定延期執行,則讓清庫存的壓力驟然減輕。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車企的調整價格會變得更加靈活。

降價從來不是目的

整體來看,汽車價格主要是由供需關係來決定的,當供求關係出現不平衡,車市總體需求沒有太大的突破,而供給側的產品結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車市價格不穩定成爲一種常態。

特別是在整體車市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關鍵時期,汽車廠商希望通過降價的方式來促進銷量增加,進而使得市場份額有所提升。

車企是想通過擴大市場份額來抵禦市場變革期給自身帶來的衝擊。燃油車品牌需要,新能源汽車品牌同樣需要。

其中,燃油車企和新能源車企在對市場份額的訴求並不完全一致。燃油車企的主要目的是穩定自身市場份額,延緩轉型的時間窗口,爲自己的電動化轉型創造更爲有利的條件;而新能源車企的訴求是快速實現銷量增長,極力擴充市場份額,因爲大部分新能源車企還處於虧損的狀態,它們需要快速成長,完成從1到10的蛻變,以增強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就比如去年的電池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和前些年的芯片價格問題,就成了新能源車企卡脖子的難題,導致車企大佬紛紛發聲,“車企給電池廠打工”的言論不絕於耳。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價格只是決定一個品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營銷策略、品牌形象、售後服務等相關細節不能忽視。

可以這麼說,燃油車早期發展階段,只要產品表現足夠優秀、價格足夠便宜的經驗在今天的車市已經不再適用。特別是現在還處於汽車行業新能源化轉型的特殊時期,對參與競爭的車企提出了更爲嚴苛的要求,價格合適和產品力要足夠強大隻是基本操作,車企還要考慮市場需求、未來的產品結構、用戶的體驗、銷售模式的轉變等諸多因素。如果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些都必須要做好,缺一不可。

所以,降價只是撬動銷量的一個手段,而非終極手段,降價也不是目的,提高市場份額,加強抗風險能力纔是。

直播車市

基於供求關係的不平衡,汽車市場的價格戰註定不會結束。這是市場經濟來決定的,不是說簽了一份承諾書就行的。別說這份承諾書沒有約束力,就算是有約束力都未必能管得住這些車企,還需要有遠超收益的約束力才行。

下半年的價格戰已經開始了,通用、大衆、特斯拉在7月份的降價只是前戲,還會有更多的品牌跟進。只不過像上半年那樣的全面瘋狂不會再出現,精準打擊和更有針對性將成爲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