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發展論壇丨分論壇上專家們建言獻策,如何讓博物館講好大運河的故事
(原標題:大運河文化發展論壇丨分論壇上專家們建言獻策,如何讓博物館講好大運河的故事)
6月16日下午,大運河文化發展論壇分論壇,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內舉行,與會嘉賓圍繞大運河文化與中華文明、文旅融合背景下大運河博物館的運營管理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上個月頒佈的《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博物館下一個階段的創新點和發力點具有指導意義。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在論壇上表示,《指導意見》經過了充分的調查研究,也考慮到了實施推廣的可操作性。文件從大局出發,在如何貫徹落實博物館改革發展上,分門別類地進行了主題性和方向性的指導。“我首先倡議我們各個博物館,尤其是大運河沿線的博物館發揮實幹精神,無論是基礎比較好的綜合性博物館,還是行業高校博物館等,都可以立足自身優勢進行謀劃。”劉曙光提議,各博物館要主動借力,從《指導意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發力點,結合實際,從中找到突破的方向。
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十字水道”上的鎮江,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也孕育了底蘊深厚的運河文化。鎮江博物館館長周明磊和大家分享了保護大運河的鎮江探索:立項京口閘遺址展示館;復現西津渡文化街區景觀;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資源,在復原保護生態的前提下,讓運河的文明、先人的智慧留在今天。除此之外,鎮江博物館積極創新,實行文物分級管理,用展覽打造利用空間,同時進行分衆解讀研究,讓文物“活”起來。她表示,“沿江遊、沿河憩、江河渡收眼底”的旅遊設想將成爲下一步的發展目標。
除江蘇外,大運河沿線各省市也紛紛在打造“運河博物館”上發力。今年4月,名爲“運河之舟”大運河最北端的首都博物館(東館)主體結構封頂,可以預見,在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各地都會陸續建設大運河博物館。如何“堅持文化特色,避免同質化”是擺在衆多博物館面前的問題。論壇上,專家強調“定位很重要”,首都博物館副館長楊文英表示,要瞄準定位,堅持每個博物館的文化個性,歷史、現在和未來給了運河博物館更多創新機會,給了科學研究更大的空間。
面對大運河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和新發展要求下,博物館如何積極行動,讓旅遊業爲博物館帶來新的發展空間,讓博物館爲旅遊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全景故宮、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集、視頻課程、網絡直播課……”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江海對故宮的全媒體產品如數家珍。激活數字資源,用動畫的形式講述故宮故事,文創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圈粉無數。都江海說,“挖掘故宮的價值和文化,我們在傳播手段、傳播方式方法上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何依託運河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李琴分享了自己的幾點思考。她說,要通過跨界融合,爲公衆提供多元文化產品方面打破行業壁壘,加快文化傳承創新,策劃、開發、設置一系列更加多元、更具特色、更有活力的優秀作品,使公衆在參觀、體驗過程中提升堅定的文化自信。對於提升博物院的國際影響力,李琴表示,要在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方面重視語言在對外形象中的先行性、基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用,構建跨文化、跨區域和跨國別的運河文化形象傳播和對外話語體系。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英國專家大衛·弗格森則表示,可以把大運河運作得更加商業化一些,鼓勵國內外遊客來旅遊,帶來更多的商機和工作機會,提高大運河的影響力。
用好運河資源,講好運河故事,護好運河文化,成爲此次論壇專家的共識。專家們表示,要在立足本地豐富的歷史資源的同時,互相借鑑,放眼未來,讓大運河的故事永遠傳唱。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周晶 姚依依/文 王悅謀/圖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爲"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爲"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爲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爲"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覈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