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從哪裡來

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從哪裡來

——評《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史建中

自信是一種健康良性的源於高級認知、理性自覺的心理狀態,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具體到當代大學生這個羣體上,文化自信從哪裡來,怎麼建立,如何持有弘揚,怎樣變成其成長成才奉獻國家和民族發展繁榮的磅礴力量?就像教育孩子只講大道理會讓他反感一樣,建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如果只會空洞地說教也一定不會成功。正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樣,建立文化自信與大學生成長成才之間的緊密聯繫,應該是大學生主動自覺融入文化自信建設、主動擔當責任使命的重要工作和現實路徑。

出於各種各樣現實的原因,當代大學生在讀期間或多或少疏離於文化自信建設的主流。但恰恰這個羣體又是未來擔當中國發展繁榮的主流力量,所以把大學生的課業學習與其職業發展、人生規劃、文化自信建設、國家命運前途融合起來,不能不成爲高校思政教育、文化自信培育、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培養的重大任務。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一代又一代大學生的接續努力。付斌等所著《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中國原子能出版社)一書,系統梳理和探索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建設的理論基礎、歷史使命和培育意義,在理論和實踐創新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該書以文化自信培育的歷史使命分析爲主線,創新性地提出新時代文化自信的動力性使命、目的性使命、主體性使命、功能性使命和國際性使命的理念,闡釋了進入新時代文化自信建設在治國理政和文化強國中的突出位置和關鍵作用。該書以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有效路徑爲載體,探索構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一優三全”體系,要確保文化自信培育在整個教育實施過程中全方位地展開,全面覆蓋學生的成長過程,也要確保文化自信培育貫穿於“三全育人”的始終,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彰顯文化自信培育對其個人發展和成長以及主動擔當起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歷史責任的重要意義。

文化育人無聲,自信驅人奮進。但願這本研究文化自信培育的書能像一束光照亮大學生的靈魂,但願這樣用心用情有擔當有思考的書越來越多,共同構建一座中國當代大學生自信健康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