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徵召 爲勝選奠基

(圖/本報系資料照)

選舉勝利至上,提名以推舉最有勝算候選人爲首要考量,至於初選,雖於黨內民主有益,於排解紛爭有益,但也可能適得其反,造成無窮紛擾,內鬥激烈,甚至推出非最強候選人。

2024總統選舉,國民黨選情大勢走強,潛在候選人頗有一搏實力,大可直接徵召,以期全黨一氣,共同協助候選人奔回本壘得分。黨主席朱立倫22日宣佈,2024年總統大選,經過共同決定後,將採取「徵召」。這個決定有魄力、有策略,爲國民黨總統勝選擊出一個好球。

朱立倫這個提議並非他個人獨斷獨行,而是經過黨內廣泛徵詢而達成的共識。他表示,針對2024總統大選,過去這段時間已徵詢各縣市長、立院黨團成員後,大家共同認爲應該採取徵召方式,由主席召集、秘書長、立法院黨團總召以及各在地執政縣市長一起參與提名,共同全力輔選拚勝選,也避免爭議。這個方式獲得中常會認同。

國民黨連續兩次總統大選慘敗,同日投票的立法委員選局也慘兮兮,不但讓國民黨失去主導國政的權力,而且造成政黨政治的嚴重失衡,民進黨一黨獨大,仗勢恣意妄爲,權力、人事、政策一把抓,造成嚴重的政策偏誤與濫權貪腐。好不容易捱過兩個4年,現在纔到扭正偏倚、改弦更張的時機,國民黨如果把握不好,選舉再敗,則不但黨的生機趨於滅裂,兩岸關係將更惡化,極可能招來兩岸之間的戰禍。

在這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國民黨別無選擇,只有以最平順而有效率的方式推出最強候選人,以免在具高度競爭性的提名過程中激化內鬥,既重傷了總統候選人的元氣,也撕裂了黨內的團結,分化了一致對外的力量。尤其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已經定於一尊,賴清德好整以暇,可以從容上陣,以舉黨之力痛擊在野黨候選人。國民黨雖有民調超高的侯友宜可以昂揚出戰,但如果須先經過3、4個月的黨內競爭與廝殺拚鬥,未來上場參戰之時已是滿身傷痕,而且遭受黨內因初選而產生的離心力拉扯,勝選機會勢必挫損。

2024年大選,朱立倫以總教練的角色自我定位,當然要整合黨員意見、凝聚黨內共識,推出唯一勝算機會濃厚的侯友宜上陣。侯友宜參選雖然稱不上黨內一致性共識,但別無其他有共認而可共同接受的具勝算人選,所以別無選擇,毋需再用競爭性程序推舉總統候選人。

上次總統大選是一個教訓,韓國瑜雖然有缺陷,「落跑」參選的正當性也不夠,但聲望與支持度無人能及,如果直接徵召,讓他不必主動參加初選,也許所受到的攻擊不會那麼多,最後也不致於輸得那麼慘,甚至有罷免案不過關的機會。當時的黨主席吳敦義存心不正,處置不當,鑄下慘敗的惡果。

朱立倫主席這回操盤縣市長選舉表現突出,選績可觀,在黨內的決策過程擁有較高威望,而且體現了「無私無我」的諾言,爲最強的母雞打造了一個適切的提名辦法。侯友宜現在可以從「好好做代志」平順轉軌到「好好做候選人」,爲國民黨爭取勝利,也爲臺灣爭取永續和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