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埔頂排水改善達標 12月完工

桃園市府執行大溪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劃,透過人工溼地達到污水自然淨化過濾再排出。(桃市水務局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水務局爲改善大漢溪水質,由中央與市府斥資1.83億元,執行「大溪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劃」,打造7個人工溼地處理生活污水,6月起試運轉,測試後評估達成去除70%污染物目標,12月將報請完工,未來可確保北部地區擁有更乾淨自來水質。

水務局說,大漢溪流域從復興巴陵到石門水庫後池堰之間,每天截流6萬噸生活污水,爲確保中莊調整池及鳶山堰水質安全,打造7個生態溼地池塘,蓄水容積約4.4萬噸。水質淨化過程中,不需使用電力或額外添加化學物質,可改善大漢溪上游豆乾工廠及居民所製造的生活廢水問題。

整個計劃包含大漢溪左岸中莊攔河堰至中莊調整池河段,水域面積5.5公頃,包含瑞興、大嵙崁、月眉等7個人工溼地池塘,另陸域面積15.5公頃,打造成爲水岸溼地公園。水務局自6月起開始試運轉,大漢溪上游1萬噸生活污水,透過7個人工溼地自然淨化過濾再排出,每日消減污染總計約162公斤,達到去除70%的污染物。該處因鄰近板新取水口,同時可保障雙北地區民衆飲用水品質,成爲重要且關鍵的淨水工程。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接下來將持續調整溼地操作條件及調整淨化時間,讓處理淨化水質效率最佳化,市府將在12月報完工。市議員李柏坊說,大漢溪兩岸是人口密集區,過往沒有溼地也沒有污水處理廠,廢水直接流入大漢溪,如今有了人工溼地,經過淨化手續也可減少後續水公司相關的處理費用,更創造生態休憩環境,有利於大溪整體觀光推展,且溼地有助於幫助減緩地球暖化,是多面向有助於環境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