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一隻蟑螂,會出現無數只,是真的嗎?

蟑螂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之一,遠在3.5億年前蟑螂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活,比恐龍出現都早,它躲過了地球數次生物大滅絕,至今幾乎活動在人類世界的每個角落。

中國的室內蟑螂主要有德國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澳洲大蠊等幾種。

夏天到了,氣溫越來越高,蟑螂活動越發活躍。

氣霧劑、粘蟲板、投放藥物等方法都試過了,家裡的蟑螂被滅了一隻又一隻,但“小強”卻發現越來越多,實在是讓人頭痛不已。

如果

你以爲一腳就能讓它死掉

可太天真了!

“小強”這個稱號可不是隨便叫的,其頑強的程度超乎你想象。

蟑螂打不死、滅不絕的主要原因有三,即雜食、繁殖能力強、卵鞘難清理。

雜食是蟑螂最顯著的生活習性之一。蟑螂是不挑食,什麼都吃,除了吃人類世界中的麪包、油、蔬菜、水果等,蟑螂還吃垃圾食物殘渣、紙張、動物糞便等,環境中存在任何一點殘留有機物就能維持蟑螂的生存。

超強的繁殖能力在蟑螂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蟑螂的繁殖能力有多強,就表明消滅它們的難度有多大。以德國小蠊爲例:

1只德國小蠊雌蟲理論上一年可繁殖1000萬個;

雌蟲交配1次或2次即可終生產卵;

德國小蠊一年繁殖5-6代;

每個卵鞘含卵37-44個;

因此人們常說的“如果家裡發現一隻蟑螂,表示家裡至少有上百隻蟑螂”。

另外,就是卵鞘難以發現和清理。這也是爲啥有人說,拍死一隻蟑螂,會有更多蟑螂的主要原因。

打死一隻蟑螂,會出現無數只?

是咋回事?

蟑螂一般通過卵鞘孵化後代的,雌性蟑螂在交配後腹部尾端就會長出形如豆莢的卵鞘,隨後將卵產進卵鞘。這種卵鞘殼厚質硬,能防水保溼,阻止殺蟲劑滲入,有抵禦不良環境因素的作用。德國小蠊與美洲大蠊的卵鞘存在方式有些不同。

大蠊如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短暫攜帶後,會很快將卵鞘找個人類不會輕易發現的隱蔽角落藏起來,往往使用黏性唾液黏附於物體表面,如碗櫃、餐桌下、雜物堆等處……,卵鞘的隱蔽性增加了蟑螂的防制難度。

而德國小蠊選擇隨身拖着卵鞘,母體一直提供充足的營養給其中的卵,直到裡面的卵全部孵化成功才丟掉,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導致德國小蠊的卵成活率很高,德國小蠊會“一窩一窩”的孵化,這也是居民家庭、商場超市德國小蠊氾濫的重要原因。

當一隻帶有卵鞘的德國小蠊在家裡地面上活動時,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將其迅速踩死,但在踩死之後,如果不及時處理,死亡的蟑螂可能會變成無數小蟑螂。

這是因爲如果這隻死亡的德國小蠊攜帶的卵鞘已經成熟,卵已經不需要母體再提供營養,那麼卵鞘會在德國小蠊身體受到擠壓的一瞬間快速從裂開的卵鞘邊縫中射出,最終孵化成爲無數小蟑螂。

因此,我們要重視蟑螂卵鞘的處理,以徹底滅殺蟑螂。

蟑螂這麼強,如何來防制?

一般,不太建議大家直接用腳踩死蟑螂。蟑螂身上攜帶的細菌、病毒太多了,而且如上所述,當一隻蟑螂被踩死時,卵鞘很可能射出或者黏在鞋底,不起眼的卵鞘會帶着蟑螂蟲卵到處安家,過不久你可能收穫一窩蟑螂……

滅殺看得見的蟑螂,我們可以使用毒餌或膠餌進行滅殺,阻止蟑螂種羣進一步繁殖。(利用蟑螂羣居和吃同類屍體的特點,只要一隻吃了,就能一窩打盡了)

友情提醒,使用藥物滅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開食物、飲用水、餐具等,避免造成污染,也要避免孩子或寵物接觸到藥物哦。

另外,清除看不見的蟑螂如隱蔽處的蟑螂卵鞘也很關鍵。發現卵鞘後,需要科學處理,可以使用開水燙殺、低溫凍殺或火燒處理,阻止卵鞘繼續孵化。

來源:江蘇疾控、父母志

(聲 明:“湖南教育網”微信公衆號轉發此文,出於更廣泛傳遞優質信息之公益目的。若有來源標註不準確或相關圖文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0731-89783191,我們將及時作出更正或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