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舜集團董事長 王慶祥:看到未來 大舜深耕廣州

廣州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大舜集團董事長王慶祥深耕大陸市場30多年,他認爲臺商須思考在大陸要「短跑」還是「長跑」?圖/王慶祥提供

王慶祥 小檔案

大舜集團大事紀

俄烏戰爭持續下,10月份又爆發以巴衝突,爲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霾。深耕大陸市場30多年的廣州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大舜集團董事長王慶祥,對於未來展望則淡定表示:「有人問我,2024年會不會更好?我都說,2024年沒有比現在差就好。要沉得住氣,讓大環境休生養息,有機會的話再往上走。」

1951年出生於臺南的王慶祥,32歲初次踏足廣州,至今已在當地經商逾30年,並擔任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他的本業是眼鏡加工出口,事業版圖橫跨兩岸,大舜集團的出口佔營收約九成,外銷市場包括歐美、南美洲、南非、東南亞等,大陸內需市場僅佔一成。

進入後疫情時代,大陸和世界各地一樣,正逐漸走出新冠疫情的影響。對此,王慶祥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對大陸臺商、大陸企業、臺灣業者而言,疫情三年是個考驗期,「該收山的收山,該不做的不做,很多人都這樣」,但經過三年後存活下來的人,都有底氣。

有別於近年不少臺商、陸企因中美貿易戰或疫情等原因,外移到越南、緬甸、泰國等地,大舜集團則選擇繼續留在廣州紮根。

王慶祥說:「疫情這三年來,大舜集團算是平穩度過,甚至有小康,目前我們還在廣州蓋新穎工廠、繼續投資,新廠已封頂(即建築物主體結構完工),預計2023年底完工。」他表示,要沉得住氣、看到未來,纔會進行投資,反之則是撤出。

王慶祥坦言:「工廠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在自己本身,自己要吃飯絕對有,但底下還有幾百位工人,代表幾百個家庭,把公司收起來講不過去。」

蓋新廠最起碼要用30年

對於臺商而言,要先思考在大陸是要「短跑」還是「長跑」?要在大陸待5年、10年,還是30年、50年,這和公司的投入有很大的關係。王慶祥說:「我爲什麼要蓋新廠?新廠最起碼要用30年,如果5年後我要回臺灣,我就不會蓋新廠,這座新廠也有傳承給下一代的意義,纔會繼續投資。」

談到大陸市場,王慶祥指出,沒有一個單一市場規模如此龐大,歐盟雖然是單一市場,但歐盟各國都有各自的小規定,反觀大陸這個14億人的單一市場,到哪個省都一樣。就如同王慶祥年輕時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是戰將,那麼大陸就是一個讓你可以騎馬馳騁的戰場。」

王慶祥也時常和朋友分享大陸市場的經營經驗與感想,他認爲,儘管當前經濟遭遇逆風期,但大陸仍在發展中、並未停滯。王慶祥提醒年輕人:「不要自我滿足,是你生在對的時代,不是你貢獻了多少,而且大陸還有長遠可以發展的空間。」

大陸休生養息會再往上走

儘管如此,王慶祥也坦言大陸目前正處於休生養息的階段,形容爲「人都是這樣的,幹完事了,很累了停下來休息一下,然後找到另一個臺階就往上走,但是需要時間。」

展望未來,王慶祥表示,自家工廠的產值雖難以回到百分之百,主因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大陸銷美業務將進行剝離。但剝離有時間性,客戶也會告知適應期。因此,必須強化開拓其他市場,彌補大陸銷美業務的缺口,以確保工人能夠維持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王慶祥有感而發說:「這也是當老闆的責任,如果產值能維持在85%,就能夠小康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