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巧牌”上榜單 “出硬牌”拿大單——從江西進賢民企看外貿韌性與活力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12月18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打巧牌”上榜單 “出硬牌”拿大單——“打巧牌”上榜單 “出硬牌”拿大單》的報道。

一個個10餘米高的球罐和一箱箱數寸的球形煙花,從內陸縣城江西進賢出發,先“坐車”再“乘船”出海,抵達世界各地後,或豎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工地上,或綻放在歐美國家的城市夜空。

在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的背景下,記者走訪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部分民營外貿企業發現,這裡的工廠訂單排滿,車間滿負荷運轉,展現了中國外貿的韌性與活力。

巧打“轉型牌”站穩腳跟

車間、廠房空地,到處都放置着10餘米長的球罐瓣片,即便如此,數百名工人仍在緊張有序地切割、壓制、修磨新瓣片。

“今年球罐市場火爆,訂單排到了明年2月份。”江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公司總經理尹華彩說,公司目前手握15億元國際貿易訂單,表現出較強韌性和市場競爭力。

前不久,美國《工程新聞記錄》發佈“2023年度ENR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江聯重工榜上有名。

作爲一家高端裝備製造民營股份制企業,江聯重工的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南亞、中亞和非洲等地區,工程總承包項目也遍佈亞太、非洲、拉美、中東歐等地區。

面對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外需收縮的局面,江聯重工穩住基本盤,巧打“轉型牌”——不再片面追求規模化,向“小而精、樹品牌”轉型;有序減少傳統能源裝備,往綠色能源裝備方向升級,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今年海外新能源裝備市場迎來了爆發。公司的年出口訂貨目標是6億元,我們連續承接了上億元新能源化工設備、太陽能發電設備以及大型生物質電站項目,不到半年就已完成。”尹華彩說,其中與林德亞太工程有限公司簽訂的項目,是江西省化工裝備首次出口馬來西亞。

不止於此,江聯重工主動調整海外市場方向,相繼在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地成立分公司,全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

“短鏈”企業頻拿海外單

收到土庫曼斯坦獨立32週年慶典大型焰火表演工作組電郵後,江西省李渡煙花集團總經理侯忠平,立即安排燃放作業人員飛往阿什哈巴德,做好燃放準備工作。

從北京奧運會、里約奧運會到成都大運會,從北京APEC峰會、G20杭州峰會到上合青島峰會……在多個國際性盛會上,都有李渡煙花的身影。

走進李渡鎮李渡煙花集團創新工廠,在周邊沒有看到上游企業。“李渡煙花集團是一家產業鏈‘短鏈’企業,原材料要到外地採購,生產成本高於萍鄉、瀏陽等煙花產業集聚地企業。”進賢縣商務局協調統計科主任陳志超說。

“這些年,李渡煙花是憑什麼拿下大單的?”

“憑安全和技術。李渡煙花不僅微硫微煙,而且空中停留時間比其他產品長3到5秒,色彩也更豔麗,觀賞性高。”侯忠平接過話茬說。

盛會上的每一場火焰表演,都是一張“金名片”。今年以來,李渡煙花集團的海外訂單像雪片般飛來。“我們現在是滿負荷生產,目前已推掉至少二三十個貨櫃的海外訂單。”創新工廠廠長毛永華說。

李渡煙花集團產品九成以上出口,熱銷歐美及“一帶一路”沿線60個國家和地區。“打造低碳環保的世界頂流產品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侯忠平說,公司正在和南京理工大學合作,進一步減少發射、炸開兩個關鍵環節的煙、硫排放,使“中國煙花”的國際競爭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打造內陸開放“新沿海”

高水平開放,短板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

進賢縣不靠海、不沿邊、不臨江,在開放的區位上處於劣勢,但擁有一批經營靈活度高、市場適應性強的民營企業,外貿活力足、開放潛力大。

今年7月,江西提出打造“三大高地”目標,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進賢縣作爲南昌市“東大門”,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開放“新沿海”,助力民營企業更好“走出去”,共建“一帶一路”。

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常態化舉辦“暖心早茶會”,構建全閉環企業訴求解決落實機制;開展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扶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一系列措施精準落地,讓經營主體活力得到極大釋放。

“今年,我們拿到了近200萬元各類出口獎勵。”尹華彩說,當地政府部門在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扶持,讓企業“走出去”走得更穩、更遠。

江聯重工、李渡煙花只是進賢縣外貿經濟的一個縮影。進賢有“一根針”“一支筆”“一盆花”“一張網”“一瓶酒”“一株茶”“一隻蟹”七大特色產業,其中首位產業醫療器械產業、“華夏筆都”文港化妝筆產業等,也正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續寫新的“走出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