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封控 外銷訂單2年來首翻黑

大陸封控衝擊臺灣!經濟部統計處昨公佈4月外銷訂單,金額519億美元,年減率5.5%,較去年同月減少了30.3億美元,也終結連續25紅的紀錄。。(黃子明攝)

近年來外銷訂單金額與年增率

大陸封控衝擊臺灣!經濟部統計處昨公佈4月外銷訂單,金額519億美元,年減率5.5%,較去年同月減少了30.3億美元,也終結連續25紅的紀錄,這是逾2年來首見黑。統計處預期,短期內外銷訂單較難恢復元氣,連同5月可能拉出連2黑。到6、7月纔可能迎來訂單遞延、消費反彈的效益。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於玲坦言,4月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中國大陸封城對於訂單影響確實大,復工情況也不如預期所致。累積前4個月外銷訂單2250.2億美元,年增率10.4%,仍創歷年同期新高。

按照貨品類來看,受到封控措施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走緩,品牌客戶進行庫存調整,面板價格續跌,導致資通信產品、光學器材接單減少,分別年減21.5%和27.7%;傳統貨品類塑橡製品也受封控措施、防疫用品需求滑落以及價格走跌影響,年減7.3%;機械則是國際政經動盪業者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導致年減11.6%。

據統計處對廠商調查,332家廠商中有137家廠商表示,4月的外銷訂單受到中國大陸封控的影響,佔比大約是41.3%,其中有53家廠商並未在中國大陸設有生產據點,但因全球經濟因此受到衝擊,所以終端需求變得觀望;另外有183家則表示不受影響,佔比55.1%。

展望5月,也有110家、佔比約33.5%的廠商認爲訂單仍受到中國大陸封控影響,供應鏈恢復正常仍需要一段時間。5月較這個月表現來看,資料顯示,認爲接單會增加廠商家數佔18.3%,持平者佔59.1%,而減少者佔22.6%。

統計處預估,5月外銷訂單金額爲517到532億美元之間,年減1.1%到年增1.7%,黃於玲表示,如果中國大陸疫情降溫,復工腳步穩健,供應鏈問題可順暢解決,6月有機會迎來訂單遞延、消費力道反彈的效益;但若不順利的話,可能要等到7月纔開始實現。

對於中國大陸封控議題,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認爲,臺商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一帶,多少都會受到影響,惟目前幾乎多已經復工復產,只是還沒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惟5月底前有機會恢復正常。李詩欽反而比較擔心物流不順暢、缺料等問題,他希望這個現象可以儘快緩解,並預期下半年會大幅度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