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60多天,澤連斯基犯了兩個和蔣介石當年一樣的錯誤,很致命

自2022年初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戰爭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而且目前看來,尚沒有在短時間內停戰的跡象。

根據英美等國軍方的估算,兩國軍隊的傷亡人數都已經超過十萬人,俄烏衝突的形勢已經推進到一個十分殘酷的階段,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

可以說這場戰爭的雙方沒有贏家,如果要比較哪邊更慘一點,毫無疑問還是烏克蘭。

早在上世紀末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巔峰期,曾經是東歐最重要的工業國家之一,國民生產總值是我國的三四倍,反觀現在呢,經濟越來越不景氣,GDP只有可憐的兩千億美元。

有人估算過,等戰爭結束了,烏克蘭光是戰後重建少說就要一萬億美元,需要全國老百姓不吃不喝乾五年。國際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徹底淪爲大國博弈下的一枚棋子,甚至隨時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造成今天這個局面,雖然不能把所有的鍋都扣在澤連斯基一個人頭上,但也與他毫無主見、一心追隨美國腳步的做法脫不了干係。

他犯下的錯誤不僅給了普京開戰的理由,其在戰爭中表現出的指揮和應變能力,也是漏洞百出、飽受詬病。

回顧澤連斯基的一系列騷操作,竟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不是蔣校長曾經走過的老路嗎?

2022年的最後一天,當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民,都紛紛涌上街頭歌舞歡慶,只有一個國家除外,那就是烏克蘭。

跨年夜前夕,澤連斯基做了一個非常大膽而愚蠢的決定,派出無人機飛越俄羅斯國境內五百公里,對俄軍一處轟炸機基地發起偷襲。

如此赤裸裸的挑釁,普京大帝豈能容忍?第二天就出動了幾十架無人機,上百枚導彈一股腦地往烏克蘭頭上招呼,算是給澤連斯基送上了一份別樣的新年祝福。

在總統新年致辭中,澤連斯基說了這樣一句話:“2022年是烏克蘭人傷心的一年,我們的眼淚都要哭幹了。不知道新的一年,又會發生些什麼呢?”

澤連斯基是不是真的難過誰也說不清,畢竟他在美國據說還有幾個億的資產,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四千萬烏克蘭平民是無辜的,他們才真的是眼淚流乾卻看不到希望的人。

爲了博得更多來自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同情,澤連斯基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通過社交平臺一個勁地賣慘,所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西方國家開始對烏克蘭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

不久前,歐盟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2023年將對烏援助增至180億歐元,美國同樣財大氣粗,承諾自己會拿出450億美元。

榜一榜二大哥如此捧場,樂得澤連斯基合不攏嘴,可這一切真的是烏克蘭人民所願嗎?

美歐援烏的根本目的一目瞭然,就是怕你沒錢繼續打仗,現在又一批援助到位了,意味着接下來必將產生更多的流血犧牲,老百姓又如何能看得到希望。

從目前俄烏之間矛盾激化、犬牙交錯的局勢看來,要想給戰爭畫上休止符,起碼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

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土地,包括克里米亞、盧甘斯克在內的幾塊爭議地帶,目前都掌握在俄羅斯的手中,澤連斯基的核心訴求之一,就是要重新奪回這些土地。

烏克蘭軍方自然不會坐視國土淪喪,就是明知打不過也要打,但普京的性子世人也很清楚,吃到嘴的肉是絕不可能輕易吐掉的。

從歷史的角度看,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也是一種非常複雜微妙的關係。

在很多俄羅斯人心目中,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這塊地方要麼屬於俄羅斯,要麼屬於波蘭,包括“烏克蘭”這個詞本身,在俄語中就是“邊陲之地”的意思。

直到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才成爲一個主權國家,獨立至今纔不過一代人的時間,根本就沒有資格跟俄羅斯爭長道短。

第二個問題就是美國和歐洲方面的態度,他們接下來會鐵了心支援烏克蘭,跟普京徹底撕破臉呢?還是會放棄拱火行爲,對雙方進行好言相勸,重新坐回談判桌?

對於美國來說,毫無疑問是第一種,因爲美國這個國家原本就是從二戰中發家致富的,最擅長的就是推波助瀾、隔岸觀火,然後通過出售軍備武器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後面只要聽說哪裡打仗,基本上美國都會摻上一腳,更不要說這次對付的還是宿敵俄羅斯。想讓美國當和事佬,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來。

相對來說,歐盟的態度就比較曖昧了,雖然眼下他們援烏的動作也不小,但歐盟內部反戰的呼聲也很高,而且國與國之間意見並不統一.

比如涉及到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時候,美國在前面嗷嗷叫地喊着聯合制裁,但德國、匈牙利、塞爾維亞這些國家,往往會猶豫不決動作遲緩。

畢竟歐洲人也不是傻子,對於美國人那一套慣用伎倆,他們已經看過太多次了,絕不甘心淪爲鷸蚌,更不想讓美國人獨做漁翁。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這場仗接着打下去,俄烏兩國笑到最後的到底會是誰?局面發展到這一步,基本上已經不存在迴旋的餘地,雙方都是不死不休,誰認慫誰就是一敗塗地。

不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行多麼嚴厲的制裁,不論俄軍在戰爭中的軍隊傷亡有多重、經濟損失有多大,即便真的鬧到魚死網破的地步,普京手裡也還有一張底牌,那就是核武庫,有了這張牌,俄羅斯的結局絕對差不到哪裡去。

但是烏克蘭呢?它的手裡有什麼?什麼都沒有,所以等待它的只有兩種結局,其一是靠着西方國家的援助苟延殘喘,其二則是跟俄羅斯拼到彈盡糧絕,最後徹底毀滅。

所以從理性角度看,如果烏克蘭想要保全國家,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的話,付出一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只是澤連斯基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太遠,不知這位演員總統何時才能認清形勢、懸崖勒馬。

如果用一句中國的古詩,來形容俄烏衝突的話,最合適的莫過於三國時,曹子建的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千多年前,俄羅斯和烏克蘭合是一家,同屬於古老的東斯拉夫民族。公元十世紀前後,東斯拉夫的一個部落,在東歐平原上建立起基輔羅斯公國,也就是俄羅斯的前身。

而如今的基輔,正是烏克蘭的首都。基輔羅斯一度是整個東歐最強盛的國家,但經過兩百多年由盛轉衰,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變成好幾個大大小小的公國,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公國,後來分別發展爲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隨着民族的遷徙和歷史的演變,烏克蘭直接繼承了基輔,而俄羅斯則遠走莫斯科。基於這一點,烏克蘭直到今天,都堅持認爲自己是基輔羅斯的正統血脈,而俄羅斯則認爲,真正傳承民族之魂的是他們。

所以從1991年蘇聯解體開始,俄烏這兩個背靠背的親兄弟,就彼此看不順眼。加上後來斯大林時期的大饑荒、以及八十年代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等等,烏克蘭人始終無法形成對俄羅斯的民族認同,更傾向於投靠歐洲;

反倒是老三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一直走得很近。總而言之,昔日兄弟如今兵戎相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其背後有着非常複雜的歷史原因,而從去年開始的俄烏衝突,則可以看作是兩國恩怨的一次集中爆發。

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軍事武裝衝突自然不可避免,但無論從版圖、人口、經濟、軍事各個領域,烏克蘭都與俄羅斯懸殊太大,單打獨鬥的話無異於螳臂當車,所以爭取外援就成了澤連斯基唯一的選擇。

可以說如果沒有西方國家大量武器資金援助的話,這場仗無論如何拖不到現在。

但如此一來,烏克蘭勢必陷入到一個無法自拔的窘境,那就是對外太過依賴美國,對內又不停地摧殘着民生國力,雖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以後的禍患無疑會更大。

澤連斯基面臨的這種困局,讓我們不禁回想起一個人,歷史上曾經也面臨跟澤連斯基高度雷同的處境,那就是蔣介石。

1945年的蔣介石是多麼的春風得意,他將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功勞盡歸自己,國內坐擁幾百萬大軍,掌握着全國絕大多數大型城市,國外又與美國暗通款曲,享受着源源不斷的武器和資金支援。

與老蔣相比,偉大領袖毛主席手裡的牌要少多了,解放軍人數少、軍備差,解放區也沒有多少土地,但從紙面實力而言,幾乎看不到任何正面對抗國軍的資格。

當時沒有人看好共產黨,不僅蔣介石和美國人看不起我們,就連蘇聯盟友也覺得我們打不贏。

所以在內戰剛剛開始的時候,斯大林始終不敢放開手腳支持毛主席,毛主席幾次想飛到蘇聯訪問,都被他婉言拒絕。

然而,戰爭的結果卻給所有看客扇了一記響亮的耳光,憑藉着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和英明決策,解放軍只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將國民黨反動派打得潰不成軍,蔣校長最後只能領着一班殘兵敗將,縮到臺灣島上再也不敢露頭。

再看今天的烏克蘭,豈不是與當年老蔣率領的國民黨、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爲了一己私慾,他們與虎狼爲友,扛起槍對準自己的同胞,但是澤連斯基全然忘了,民心纔是最寶貴、最強大的武器。從蘇聯解體開始,烏克蘭的經濟就一直滑坡,最終淪落到“歐洲子宮”的境地。

民衆的生活已經足夠艱難,統治者一個拍腦袋的決定,又將他們捲入到無休無止殘酷的戰爭當中。戰爭可以滿足美國人的野心,但帶給烏克蘭人民的只有災難。

沒有水,沒有電,躲在家裡也要提心吊膽,因爲炮彈隨時都有可能從天而降,將自己的家園夷爲平地。

如果說今天的他們還願意提槍上陣的話,完全是出自於最純粹樸素的愛國情感。毫不過分地說,正是澤連斯基與美國人串通起來,將全體烏克蘭人民綁在了他們的戰車上,才釀成這麼多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

2022年一年,烏克蘭的GDP較之前暴降30%,只有可憐的兩千億美元,整個經濟基礎已經連根垮掉,就算戰爭在今年提前結束,沒有五年的時間他們也翻不過來身。

然而,澤連斯基在鏡頭面前,居然還能大言不慚地發表樂觀言論,認爲GDP的下降速度低於預期。

如果他真的這麼認爲的話,最好當着那些無家可歸、飢寒交迫的平民再說一遍。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冬,已經有大量的烏克蘭人逃難出國,在鄰近的東歐各國中間,過着四海爲家的流亡生活。

對於這些難民,烏克蘭官員的原話是,不想回來就別回來了,唯獨對十八到五十歲的男性公民,卻是一個都不準走,因爲全指着他們上前線當炮灰呢。

12月21日,澤連斯基訪問美國白宮的時候,對拜登提出了一大堆要求,槍炮也少子彈也缺,卻絕口不提幾千萬烏克蘭人民,連一件像樣的禦寒衣物都沒有。

結語:

古話說得好,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當年毛主席之所以能在各方面條件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率領人民軍隊,打敗手握巨大優勢的蔣介石,靠的就是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贏得萬民敬仰和擁護。

如果澤連斯基真的是在進行一場民族主義的戰爭,那麼他就應該儘快認清自己的錯誤,多爲老百姓的利益着想。那樣,即便最終烏克蘭戰敗了,也不失爲一場雖敗猶榮的正義戰爭,否則的話,只不過是大國操盤下的一場傀儡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