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銀行持續優化金融服務體系 爲培育新質生產力聚能增勢

大連銀行堅持創新發展戰略,持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高質量金融供給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大的金融動能。據瞭解,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超60億元,較年初增加19億元,用實際行動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

制度創新賦能企業發展新動力

由於培育市場和研發支出等原因,科創企業短期內資金投入巨大,盈利空間較小,而傳統的銀行授信模式對企業報表及抵質押物要求較高,無法滿足科創企業現實融資需求。圍繞這一難題,大連銀行打破原有授信審批模式,創新性推出了“投融通”產品,通過強化企業技術研發優勢、弱化財務報表指標,爲企業提供大額信用類授信支持。在此基礎上,該行又推出了積分卡調查審查模式,大幅提高企業研發能力、技術優勢、團隊背景、股權融資等要素在審批中的比重,審批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上海鴻翼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系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並作爲國內領先的ECM及智能大數據管理服務商,參與了多項國家標準建設,服務了3500多家政企客戶。大連銀行通過“投融通”積分卡模型爲企業現場評估,並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量身定製了綜合授信方案,兩週時間就完成了審批流程,提供了3000萬元授信額度。“我們沒有抵押,憑着專精特新‘小巨人’資質,就拿到了大連銀行的信用貸款,這筆資金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大的發展信心和更大的市場驅動力。”鴻翼軟件負責人表示。

大連銀行“投融通”積分卡模式,不僅能爲該行與更多科技型企業建立深入合作奠定基礎,也能爲該行投貸聯動業務發展積累寶貴經驗。據瞭解,大連銀行“投融通”積分卡調查審查模式獲評中國財經“2023年中國鼎金融業科技金融優秀案例”獎項。

產品創新激發企業發展新活力

培育新質生產力離不開科技創新。隨着創新過程越來越複雜,企業的金融需求也愈發多元。大連銀行不斷加強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針對科創企業個性化需求,推出了“利貸通”在線融資產品,實現了從貸款申請、簽約、提款、還款等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進一步深化拓展科技金融服務,推動企業“向新而行”。

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化學原料藥、高端化學藥及生物藥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先後主持了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5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累計擁有專利115項。該企業負責人介紹:“我們日常經營活動所需資金流動性強、週轉頻率快,傳統銀行業務模式會耗費我們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大連銀行的‘利貸通’在線融資產品,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到半天時間就在網上完成了3000萬元的貸款發放流程,既解決了我們短期高頻次的融資需求,又爲我們節約了融資時間成本。”

據瞭解,近年來,大連銀行產品線上化升級提速,陸續推出了多個線上化業務,爲企業提供了“足不出戶、線上放款”的融資體驗,更加高效便捷地解決了企業的個性化融資需求。

服務創新催生企業發展新勢力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要重視從0到1的原始創新,更要重視從1到100的產業化落地。大連銀行致力於爲科創企業提供適配的金融服務,護航企業成長。

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全釩液流電池核心材料及儲能裝備研發製造商。據瞭解,近兩年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發展步入快車道,訂單金額呈井噴式增長,短期資金缺口較大。爲解決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大連銀行組建了企業金融服務專班,選派精兵強將,深入企業一線,全面瞭解經營發展情況,爲其設計專屬金融服務方案。針對融科儲能“重技術、輕資產”的特點,該行通過訂單融資等方式,爲企業提供了超10億元可循環使用的授信額度,補充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生產、系統建設等方面的週轉資金,爲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賦能。今年4月,該企業成功入選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4年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實現了大連市“獨角獸”企業零的突破。

大連銀行常務副行長韓萍表示,如何將金融資源更多引入到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中,大連銀行始終在思考、在行動。未來,大連銀行將繼續展現使命擔當,在推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聚焦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以更加紮實有效的工作提升服務科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爲科創企業提供系統性、綜合化的金融供給方案,努力實現科技創新與金融要素融合發展的良性循環,爲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