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位南通籍科學家,把中國人的名字載入數學史冊
“2024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現代快報發起打卡中國科學家博物館以及全國287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活動。9月19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南通羣英館,沉浸式體驗“科技翹楚”展廳,瞭解南通籍科學家背後的故事。
41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把中國人的名字載入數學史冊
該展廳位於南通羣英館二層,展陳面積近500平方米,通過院士捐贈實物、採訪視頻、電子查詢屏和1個半弧幕沉浸式cave空間等,集中展示了楊樂、沈其韓、李大潛、王曦、王貽芳等南通籍的54位兩院院士和129位中青年科技英才投身科學的事蹟。
剛進入展廳,記者就被門口大屏展示的數學家楊樂的事蹟吸引了視線。楊樂是土生土長的南通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是在護城河濠河畔度過的。他曾經在通師一附、南通中學求學,到軍山上看日出。在求學期間,他發現數學書裡,定理往往是用外國人的名字命名的,這讓他心中產生了一個遠大的志向——要把中國人的名字載入數學史冊。定下了理想目標後,楊樂沉浸在數學理論的世界裡。1956年,楊樂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讀研期間,他完成了論文《亞純函數及函數組合的重值》,解決了複分析的權威學者海曼(W.K. Hayman)提出的一個問題。
1977年,楊樂和同事張廣厚合作開展研究,首次發現了函數值分佈論中“虧值”和“奇異方向”之間的具體聯繫,被命名爲“楊—張定理”。1980年,楊樂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時41歲的他,也是我國當時最年輕的學部委員(院士)。
楊樂說:“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他執着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輕人投身科學事業。
打破西方技術封鎖,這件特殊展品見證我國科技騰飛
在“科技翹楚”展廳,還集中陳列着院士、科技精英捐贈的各類文獻實物,包括獲獎贈書、筆記手稿等。展廳中央,一件形如大型“燒瓶”的特殊展品,格外引人注目。據講解員楊旻介紹,這臺“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是院士王貽芳捐贈的。
王貽芳是實驗高能物理學家,被譽爲“幽靈粒子”捕捉者。在中微子方面,王貽芳是大亞灣實驗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領導完成其設計、建設與科學研究,觀察到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並精確測得其振盪機率參數theta_13;提出並領導了江門中微子實驗。光電倍增管,是高能物理實驗的關鍵部件,是中微子實驗中技術含量最高、最關鍵的器件。
此前,西方國家一直對我國封鎖該項技術,王貽芳帶領團隊打破國際壟斷,成功研製出世界一流的高性能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爲中國高能物理與核物理走向世界發揮了關鍵作用。
一位上天、一位入海,這對兄弟在不同科學領域作貢獻
在展廳裡,還展示着中青年科技英才的事蹟,包括許多南通人都很熟悉的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體與集成項目負責人、第一副總設計師崔維成。目前,他正在開展第三代仿生智能機器魚型潛水器的研製和針對大型複雜工程系統的基礎理論研究。
在展板旁,陳列着“蛟龍”號艙內服和“蛟龍”號模型,這也讓許多濱江臨海的南通學子們萌生起了對探索“深藍”的嚮往。
“很多人還不知道,崔維成的弟弟崔維兵也同樣投身科學事業,他曾多年任職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參與見證了從神舟一號飛船升空到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他們兄弟倆,一位上天、一位入海,都爲祖國的科技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講解員楊旻說。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宣傳文化部出品的“科學家地圖”,匯聚了中國科學家博物館以及全國287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豐富資源。
從“中國科協之聲”微信公衆號“服務精選”欄目進入“科學家地圖”小程序,輕鬆瀏覽中國科學家博物館以及全國各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的豐富內容,資源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輕點AI,還能爲你智能推薦當前所處位置30公里內的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語音導航帶你去想參觀的場館實地。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嚴君臣 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