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必做「這」步

過去大腸癌是西方人好發的癌症,不過近年發現,亞洲人也漸漸容易罹患大腸癌,尤其臺灣罹癌的人數更是亞洲第1,大約每13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患者。因此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邀請衆多醫學專家及營養師,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降低罹癌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表示,平時多吃蔬果、多運動,少吃油膩食物、紅肉、燒烤類,這些都是防治大腸癌的好方法。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賴冠宏表示,掌握「二多二少」法則,就能降低大腸癌的罹病風險。(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而臺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檯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醫師則補充,雖然預防勝於治療十分重要,不過一旦確診大腸癌後,就需動手術將主要腫瘤移除,再根據期數進行相對應的治療。

例如大腸癌1期、2期幾乎可以不用做任何治療,但若是3、4期就需要進行化療或標靶治療,因此提早發現並進行治療是相當重要的。雖然現在臨牀醫療技術愈漸成熟,例如化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方式都有助於治癒患者,存活率也越來越高。不過大腸癌越晚發現,治癒率就越低。糠榮誠表示1、2期的存活率大概有8~9成,第3期剩下5成,第4期僅剩下10~20%,因此定期篩檢是遠離大腸癌最重要的一步。

臺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糠榮誠表示,大腸癌第四期存活率僅10至20%。(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賴冠宏提到,目前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的民衆,每2年就有1次免費的大腸癌篩檢;如果符合年紀資格,建議每2年做一次糞便的精確檢查。另外,日常生活中若有不明原因的腹痛、貧血、有便意卻上不出來,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就要立即就醫檢查。

要想「腸」保健康就要付諸行動!定期檢查纔是遠離大腸癌無可取代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