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空間科學研究成果應用轉化

□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佈了我國首個國家空間科學規劃《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將有助於我國進一步統籌國內相關科研力量、凝練部署重大科技任務、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 促進空間科學研究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需要跨學科大聯合,需要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合作,需要政策支持以及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推動資本市場關注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我國空間科學的原創成果不斷涌現。“悟空”號開展暗物質粒子探測,“墨子”號首次開展空間尺度的量子科學實驗,嫦娥六號首次實現月球背面採樣返回,“羲和”“夸父”競相逐日,天問一號開啓我國火星探測的序幕……我國正日益走近世界空間科學舞臺的中央。

爲進一步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全面發展,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佈了我國首個國家空間科學規劃《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提出我國空間科學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即2027年空間科學進入世界第一方陣,2035年重點方向躋身國際前列,2050年成爲世界空間科學強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我國空間科學發展所取得的標誌性成果之一。該工程於1992年正式立項實施,2022年圓滿完成戰略任務,目前已正式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隨着我國空間科學不斷髮展,載人航天工程有哪些新任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未來10年,中國空間站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空間生命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以及空間新技術四大研究領域,準備滾動實施上千項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希望通過這些研究項目獲取重大科學發現、突破關鍵技術並不斷推進成果轉化,獲取應用效益。“我們將發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2米口徑巡天空間望遠鏡,目前已經在北京、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了相應的科學中心,部署了7個研究方向、24個研究項目,有望在宇宙學、星系科學、銀河系、太陽系天體、暫現源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科學突破。”林西強說。

《規劃》提出,我國將在2028年至2035年間論證實施載人月球探測、月球科研站等科學任務。對此,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楊小宇介紹,我國準備分兩個階段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第一階段是基本型階段,首先要建設功能和要素基本齊備的月基綜合性科研平臺,具備開展常態化的科學實驗和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第二階段是拓展型階段,這個階段要建設長期無人、短期有人、功能完善、穩定運行的大型月基科研平臺,具備全月面科學研究、資源開發和技術驗證能力。

進入21世紀,空間科學國際合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幾乎所有的旗艦型空間科學任務均包含了國際合作要素。通過國際合作,不僅能夠降低一個國家的投入和風險,而且能夠倍增科學和應用的產出,增進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誼。“目前,中國已經與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也準備爲國際合作夥伴提供多個層級、多種形式的合作機遇。”楊小宇說。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表示,中國將在空間科學任務的實施中開展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比如,即將發射的中國和歐空局聯合的“微笑衛星”計劃,就是在全生命週期內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中國還將通過跨國組建優勢互補的聯合科學團隊、持續擴大科學數據的全球開放共享、大力推動科學團隊的聯合研究等舉措,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產出。

空間科學的發展還將有助於推動相關技術的轉化應用,從而服務於人類生產生活。比如,空間科學對日地關係的研究,可以爲導航應用提供精確的電離層預報,從而大幅度提高導航的精度。在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朱儁強看來,促進空間科學研究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需要跨學科大聯合,需要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合作,需要政策支持以及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推動資本市場關注科技成果轉化。此外,還要注重宣傳、成果推廣,讓更多的投資者和企業瞭解這些成果,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同時要關注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的成果轉移轉化環境。(經濟日報記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