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出生率全臺最低 基隆將設兒童處

今年的雞籠中元祭即將落幕,但主辦的各姓宗親會成員大多是長者,像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前排左二)這樣65歲以下的「年輕人」只有5%。(張志康攝)

人口老齡化愈來愈嚴重,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在今年雞籠中元祭主燈點燈時透露,他是童姓宗親會最年輕的成員。據基隆市政府統計,各姓宗親會成員,年齡在65歲以下僅有5%,雖然基隆市長謝國樑計劃在明年成立「兒童處」,但恐怕還是無法解決基隆市少子化與老齡化的問題。

36歲的童子瑋是全臺最年輕的議長,面對老齡化尤爲明顯的宗親會,他呼籲年輕人多投入各姓氏宗親會運作。市府統計,各姓宗親會的成員,絕大多數年齡都在65歲以上,65歲以下的成員僅有5%。

雞籠中元祭是由各姓氏宗親會輪流舉辦,但各宗親會都缺乏年輕新血,也讓人擔心這個基隆年度的民俗活動「到底還能辦幾年」?

依據基隆市政府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已達19.43%,預計今年內就會邁入達20%的超高齡社會。

基隆市今年的國小新生更僅剩2229人,少子化已衝擊社會各面向。依內政部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出生人數僅有6萬6028人,全年出生人數恐怕跌破13萬人,其中,基隆市的粗出生率僅有千分之3.26,全臺最低。

謝國樑要成立「兒童處」,其實日本今年已成立內閣總理直屬的「兒童家庭廳」,桃園市也計劃設全臺唯一的「婦幼局」。但對於基隆市的「兒童處」,基隆市無黨籍立法委員參選人王醒之嘆說,成效恐怕還是「隔靴搔癢」。

王醒之指出,設立「兒童處」固可整合分散在各單位的業務,提高行政效能,但年輕人不婚、不生已經是國安問題,主要還是長年的低薪、窮忙、高房價的影響。

他表示,年輕人不婚不生,是「立業」與「成家」雙重困難的夾擊,應該要被列入「國是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纔有可能未來在制度上緩解少子化與老齡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