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ankings全球人工智能學者貢指數統計:陶大程居第一!周志華排第八,爲國內最佳
CSRankings 人工智能國際學者排名
“TOP大學來了”小編統計來看,CSRankings 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排名前十的學者中,有5位是華人。
他們分別是陶大程(悉尼大學)、黃恆(匹茲堡大學),楊易(悉尼科技大學)、李平(羅格斯大學)、周志華(南京大學)。
CSRankings (Computer Science Rankings) 是一個基於頂級會議論文指標的計算機科學機構的排名。
學者簡介
陶大程教授
陶大程,現任悉尼大學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ACM Fellow(2019)、IEEE Fellow(2014)、IAPR Fellow(2012)。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陶大程已出任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
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大,碩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於倫敦大學。先後在香港理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後到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擔任教授。
黃恆教授
黃恆,現任美國匹茲堡大學John A. Jurenko 傑出冠名講席教授。本科及碩士均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2018年9月,黃恆加入京東 任大數據首席科學家。
他的研究興趣是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機視覺。
5篇論文被 NeurIPS 2021 接收。
3篇論文被ICCV 2021接收。
4篇論文被MICCAI 2021接收。
楊易,現任悉尼科技大學教授。本科及博士畢業於浙江大學。後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2014年起在悉尼科技大學先後擔任高級講師、副教授。
他的研究興趣在大規模視頻分析與理解、監控視頻分析等。
李平,現任百度美國研究所/羅格斯大學教授。百度研究院副院長,百度認知計算實驗室(Cognitive Computing Lab, CCL)主任,博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曾獲得了NIPS 2014最佳論文獎、ASONAM 2014最佳論文獎和KDD 2006最佳學生論文獎。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統計機器學習、信息檢索、隨機算法、壓縮感知、知識與推理、自然語言處理等。
周志華,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本碩博均就讀於南京大學。美國計算機學會(ACM)、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國際人工智能學會 (AAAI)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國際模式識別學會 (IAPR)、國際工程技術學會 (IET/IEE)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 等學會的會士 (Fellow)
他的研究興趣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本領域一流國際期刊和頂級國際會議發表論文兩百餘篇,被引用五萬餘次。
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3, 2020)、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5, 2011, 2019) 、IEEE 計算機學會Edward J. McCluskey技術成就獎 (2019)、首屆CCF-ACM人工智能獎 (2020)、CCF王選獎(2017)、亞洲機器學習卓越貢獻獎 (2019)、亞太數據挖掘卓越貢獻獎 (2016)、IEEE數據挖掘傑出服務獎 (2016)、IEEE計算智能學會傑出青年成就獎 (2013)、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6)。
CSRankings 人工智能國內學者排名
學者簡介
萬小軍,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語言計算與互聯網挖掘研究室負責人,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爲自然語言處理與文本挖掘,研究興趣包括自動文摘、文本生成、情感分析、語義分析、多模態與多語言NLP等。
曾擔任計算語言學頂級國際期刊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編委、國際會議EMNLP-IJCNLP 2019程序委員會主席,現任CCF-NLP專委會秘書長、TACL執行編輯、NLE編委、JCST編委,10多次擔任相關領域重要國際會議領域主席,包括ACL、NAACL、EMNLP、EACL,AACL等。
朱軍,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助理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礎理論中心主任兼院長助理,曾擔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卡內基梅隆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從事機器學習研究,在國際重要期刊與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擔任國際期刊IEEE TPAMI的副主編和編委、國際會議ICML 2014地區聯合主席、以及ICML、NIPS等國際會議的領域主席。研究工作圍繞機器學習基礎理論、高效算法和應用展開,注重理論與實際問題結合。
上述成果已連續多年在機器學習頂級國際會議和期刊ICML、NIPS、IJCAI、AAAI、 JMLR、PAMI等發表論文100餘篇。研究工作得到國家97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優青基金和重點基金等項目的支持,入選“清華大學221基礎研究人才支持計劃”。
孫茂松,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計算機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他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社會與人文計算、計算教育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完成文本信息處理領域ISO國際標準2項。在國際刊物、國際會議、國內核心刊物上共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EEE Intelligent Systems、ACM TALIP、IJCAI、AAAI、ACL、EMNLP、COLING、VLDB等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黃萱菁,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兼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社會媒體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委會副主任、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爲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和社會媒體分析。
在SIGIR, IEEE TKDE, ACL, TACL, ICML, IJCAI, AAAI, WWW, NeurIPS, IEEE ACM TASLP, SCIS, CIKM, EMNLP, WSDM和COLING等多個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了百餘篇論文,負責的多個科研項目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近年來擔任2014年ACM 信息與知識管理會議競賽主席,2015年ACM 互聯網搜索與數據挖掘會議組織者,2015年社會媒體處理大會程序委員會副主席,2016年、2019年全國計算語言學會議程序委員會副主席,2017年國際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等學術職務,併入選由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發佈的“2020年度人工智能全球女性”,“2020年度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提名學者”及“福布斯中國2020科技女性榜”。
朱鬆純,現任北京大學智能學院院長。本科就讀於中國科大,碩博士均畢業於哈佛大學,在布朗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回國前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他的研究領域是,計算機視覺,統計建模與計算, 認知與常識推理,語言理解與對話,自主機器人,通用人工智能。
2010-2020年,連任兩屆美國視覺、認知科學、AI領域跨學科合作項目MURI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2012和2019年,兩度擔任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CVPR)主席,2011-2013年,擔任國際模式識別協會Aggarwal獎評選委員會主席,2012年,擔任IEEE計算機學會會士(fellow)評選委員會副主席。
劉知遠,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擔任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執委、副主任,中文信息學會社會媒體處理專委會委員、秘書長,SCI期刊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編委,ACL、EMNLP、COLING、IJCNLP領域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爲表示學習、知識圖譜和社會計算。已在ACL、IJCAI、AAAI等人工智能領域的著名國際期刊和會議發表相關論文60餘篇,Google Scholar統計引用超過4,800次。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曾獲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後、中文信息學會青年創新獎,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MIT TR-35 China)、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學者提升計劃。
樑小丹,現任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屆青橙獎獲得者。2016年到2018年於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
主要從事深度圖模型推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工智能領域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60餘篇,包括5篇中科院JCR一區TPAMI期刊論文(影響因子>9), 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數超過3100餘次, H-index 爲29。人工智能頂級會議ICCV 2019的領域主席。
劉挺,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計算機學院社會計算與信息檢索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多次擔任國家863重點項目總體組專家、基金委會評專家。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社會媒體處理專委會(SMP)主任,曾任國際頂級會議ACL、EMNLP領域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爲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和社會計算。
2012-2017年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會議發表的論文數量列世界第8位(據劍橋大學統計),主持研製“語言技術平臺LTP”、“大詞林”等科研成果被業界廣泛使用。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一等獎等。
林倞,現任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教授。Fellow of IET,本科及博士均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超算工程軟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他的研究興趣爲面向視覺大數據的語義分析與智能學習相關領域的研究,曾任商湯科技執行研發總監/研究院副院長/傑出科學家,並於2018年聯合UCLA朱鬆純教授創立暗物智能科技。
迄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與會議上發表論文200餘篇,5篇論文成爲ESI高被引論文。獲得NPAR 2010 最佳論文獎, 2012 Google Faculty Award, 2014 Hong Kong Scholars Award,2016年 英特爾杯全國並行應用挑戰賽金獎(指導教師), 2017年度 World's FIRST 10K Best Paper Diamond Award by IEEE ICME, 權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年度最佳論文獎(論文2015年發表,該獎項2018年頒發),ICCV 2019最佳論文提名;指導學生獲得ACM中國區優秀博士論文獎(每年度2名)、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獲得2018CCF青竹獎;作爲第一完成人獲得2018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學二等獎、2019年度中國圖像圖形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審覈、編輯: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CSRankings”,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轉摘只爲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