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低位溫和回升,各地加力拼經濟擴內需

受服務、能源價格上漲的推動,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速轉正、同比漲幅擴大,超出市場預期。

國家統計局5月1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經濟動能、社會需求和市場主體內生動力正持續恢復改善,推動CPI和PPI從短期的低位波動態勢逐漸轉爲溫和升溫,通脹中樞將修復迴歸至常態水平。但通脹明顯處於偏低水平,背後是受樓市低迷、疫情疤痕效應等影響,當前居民消費信心偏低,擴內需政策仍需加力。

4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堅持乘勢而上,避免前緊後鬆,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近段時間以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密集部署二季度工作,擴內需依然是其中的重點。二季度在內外需求回升、市場內生動力企穩以及穩增長政策發力的情況下,經濟有望持續回升。

CPI同比連續三個月爲正

4月份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從同比看,4月CPI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2.7%,降幅與上月相同,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4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77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4月CPI同比上漲0.3%,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漲幅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當月豬肉價格同比漲幅擴大,蔬菜價格同比由負轉正,有效對衝了水果、雞蛋價格同比降幅擴大的影響,近期對CPI拖累較大的食品價格同比跌幅在4月沒有擴大,繼續保持在-2.7%的水平。二是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以及上年同期基數下沉等因素影響,4月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擴大了0.2個百分點,是推升當月CPI整體漲幅的主要原因。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談及生豬市場的後期走勢時說,隨着生豬去產能效果的逐漸顯現,能繁母豬存欄量、中大豬存欄量和新生仔豬數量都呈現下降趨勢,預計二季度生豬市場供需關係將進一步改善,生豬養殖可能實現扭虧爲盈。

雖然核心CPI回升,但明顯處於偏低水平。王青認爲,這意味着當前物價上漲動能偏弱的狀況仍在延續。背後是受樓市低迷、疫情疤痕效應等影響,當前居民消費信心偏低。可以看到,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爲89.4,儘管較上月和上年末分別小幅改善0.3和1.8,但仍明顯低於100的中值水平。這也和當前居民存款增速仍明顯高於貸款增速相印證。由此,在供給穩定的背景下,需求不足是當前物價水平偏低的根本原因。這也是近期政策面出臺大規模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促消費政策顯著加碼的主要原因。

關於下階段CPI走勢,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分析,往後看,在三方面因素支持下,CPI同比漲幅有望企穩。一是從技術層面看,一季度翹尾因素對CPI的拖累最大,二季度由負轉正;二是就業是核心CPI的領先指標,隨着經濟恢復,就業和收入有望繼續改善,有助於核心CPI的穩步提升;三是由於去年基數大幅下降和進入5月後需求季節性回升,豬肉價格大概率進入上升階段。

PPI方面,4月份工業生產繼續恢復,部分行業需求階段性回落,全國PPI環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從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3.1%,降幅收窄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9%,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PPI將會繼續呈現降幅收窄、穩中有升的態勢。一是經濟在回暖,總需求在回暖,這有利於支撐價格的回升。二是政策效應繼續顯現,尤其是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相關政策的落地,會給我們相關產業帶來積極影響。三是部分行業的結構調整,現在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加大轉型升級的力度,一部分傳統產業的出清對市場的供求關係會帶來積極變化。

乘勢而上、避免先緊後鬆

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之後,4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下階段經濟工作作出了詳細部署,明確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在擴大內需方面,政治局會議明確,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創造更多消費場景,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要。要深入推進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持續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要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持續增多,但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要更高效率推動落實既定政策和重點任務,更大力度推進解決主要矛盾問題,更高質量做好重大政策謀劃和預研儲備,在有效落實宏觀政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紮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

爲加力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搶抓二季度經濟運行窗口期,各地密集部署。從各地二季度的重點工作來看,擴大內需依然是重中之重。

湖北省省長王忠林5月10日在湖北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表示,當前,國際國內宏觀形勢總體向好,中央穩增長政策託舉有力,湖北發展動能加速集聚,要堅定信心、識變應變,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突出重點、鍛長補短,切實打好二季度經濟發展攻堅戰。

他提到,着力提振內需,抓牢抓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把握用好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政策機遇,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築牢穩增長的關鍵支撐。

安徽省提出,二季度承上啓下,對於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至關重要,各項工作要全面加力,全力拼經濟,確保時間任務“雙過半”。要在激發有潛能的消費上加力。深入實施“以舊換新”行動,大力促進消費供給,加快培育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商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掀起消費新熱潮。

擴投資方面,河南省發佈的《攻堅二季度確保“雙過半”若干措施》顯示,籌備全省第十三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爭取在庫簽約項目開工率、開工項目投產率、投產項目達效率分別達70%、40%、50%以上;加快已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增發國債項目6月底前全部開工。提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前期工作,編制完成周口港、信陽港、漯河港總體規劃,建成菏蘭高鐵,爭取將京港澳、連霍等智慧高速公路納入國家試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黃衛挺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了更多政策,爲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提供了重要保障。下階段,政策加力和改革發力的“組合拳”有望繼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