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淄博到哈爾濱,真誠待客才能接住“潑天的富貴”

要問這個冬天哪兒最“熱”?哈爾濱絕對算一個。網上網下,許多人都在表達對這座北國冰城的嚮往,率先抵達的一批“南方小土豆”已經樂不思蜀,並化身旅遊推介官,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着攻略體驗。面對“潑天的富貴”,黑龍江方面在致謝信中直言:您的傳揚,把咱們都“整不會了”。

遊客與當地的熱烈互動讓人忍俊不禁,而這背後是旅行中可觸可感的快樂。不論是伴着漫天飛雪,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前感受異域風情;還是奔赴冰雪大世界,挑戰超級冰滑梯的緊張刺激;不論是來一頓鐵鍋燉,在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中體會酣暢淋漓;還是去洗浴中心獵奇,享受一把東北搓澡的放鬆解乏,這些新奇體驗都給了外地遊客一份驚喜。當然,除了這些主打項目,許多遊客還爲東北人的熱情爽朗所感染,的哥刻意溫柔的“夾子音”,主動接送遊客的市民,都在爲這座城市的形象加分。帶着十足的獲得感離開,遊客們自然不吝溢美之詞。

冬季旅遊歷史悠久,但比較起來,今年的哈爾濱之火熱可謂現象級。這背後有什麼新變?又能提供哪些啓示?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作用。從天時來看,冬季玩雪理所當然,尤其是藉由冬奧會的宣介,滑冰滑雪等項目從小衆變大衆,正在引領時尚潮流;從地利來看,哈爾濱不僅冰雪資源豐富,而且城市頭頂“東方小巴黎”之名,別具一格的城市特色進一步豐富了旅遊產品供給;從人和來看,當地緊緊抓住機遇,拿出“凍梨拼盤”“黑馬騎士”“人造月亮”等一系列寵客手段,社交媒體上的分享又相當於免費廣告。可以說,當地捧出一顆真心服務遊客,把資源稟賦用好用足,這才催生了“潑天的富貴”。

從夏天的淄博,到冬天的哈爾濱,每一個現象級旅遊熱潮的出現,看似偶然,實則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這些案例也有力說明了一點,真誠待客永遠是最硬的招牌。從行業趨勢來看,出門看世界的人越來越多,而大家的旅行模式,早已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家什麼都不知道”,而是更加註重沉浸式體驗。對一座城市的評價,不僅源於景區的風景,更來自於出行是否順暢、停車是否便利、餐飲是否宰客、當代人是否熱情、能不能玩出“花活”等等細節。想要在這樣的全方位大考中獲得好評,呼喚當地聯動各方、盤活資源,於細節之中表達對遊客的歡迎與關照。在社交媒體的助力下,那些暖心之舉都會成爲“出圈”理由。也只有繼續用細緻服務回饋遊客,流量才能變爲“留量”,把“潑天的富貴”接得更穩。

過了元旦,學生的寒假、春節的長假等旅遊高峰正接續而來。對於以哈爾濱爲代表的旅遊目的地來說,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頭。我們期望這些地方能夠更加積極地換位思考,把服務做到遊客心坎兒裡,也呼籲更多地方能夠舉一反三,在解剖麻雀中汲取經驗。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皆是美景,處處都有風情,旅遊服務“卷”起來,不僅會生產快樂、孕育幸福,更將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特約評論員 於北國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