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到羅馬伽利略雕像丨李政道
矗立在意大利羅馬共和廣場的天使與殉道者聖瑪麗大教堂(Santa Maria degli Angeli),是意大利進行國家紀念和舉行國葬的場所。它的前身是公元4世紀的羅馬浴場,並於十六世紀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改建成了現在的樣子。
當遊客漫步於此,會發現貫穿教堂的羅馬本初子午線的一側矗立着一座青銅鑄造的伽利略雕像,這是教堂建成450年來唯一一座新增的雕像,而雕像銘牌上的字樣說明,這座雕像是由中國科學院贈送的。
天使與殉道者教堂的伽利略銅像
來源丨本文作者提供
關於這座雕像的故事,還要從20世紀80年代說起。
1986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科學技術界萬物競發的一年,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學術交流如火如荼,但仍存在重重困難。李政道教授的好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長葉銘漢教授曾對他講道:國家財力對於國際合作的支撐十分有限,他代表國家參加歐洲的學術會議,只能乘坐火車用近10天的時間穿越歐亞大陸,而得到了國外邀請資助的青年人乘坐飛機,一天就到了。
當時國內科研機構的工資很低, 中青年研究人員每月工資僅有幾十元,導致一些年輕科研人員更願意出國工作,給國內的科研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當年夏天,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周光召在瑞士的歐洲核子中心訪問時,遇到了李政道教授。兩位物理學家在交談中深感中國科學仍處於滯後階段,國內外交流成本高,國內研究人員待遇低,導致很多優秀人才流失。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設想建立一個學術機構,讓國內學者可以及時瞭解到國外科研最新進展,學術上充分自由交流,同時爭取一部分補貼,建立中青年優秀人才的激勵機制,達到穩定科研隊伍的目的。
李政道
來源丨攝影/Eileen Barroso(哥倫比亞大學網站)
這個設想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經費從哪裡來?李政道第一時間想到了他的老朋友,意大利物理學家齊基基教授。
安東尼奧·齊基基(Antonino Zichichi)生於1929年,曾是意大利國立核物理研究所所長,長期擔任歐洲物理學會主席。作爲20世紀進步科學家的代表,齊基基是世界科學家聯合會 (WFS) 的聯合創始人,他於1982 年推動起草了《埃里斯聲明》,明確闡述了世界科學家聯合會的理想,即“採取各種行動,推動科學發展,不受秘密和邊界的限制”。
當李政道找到他的時候,齊基基說,正好當年意大利政府開始資助世界實驗室項目,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精英和項目,他自己則擔任世界實驗室的負責人。在充分了解了中國物理研究的現狀後,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推動這一設想的實施。
在世界實驗室的支持下,項目當年就獲得了實質進展並得以落地,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高度讚賞和支持。鄧小平親自定名爲“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並且題字。
鄧小平同志手書: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
來源丨本文作者提供
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舉辦學術交流研討會,讓國內學者及時瞭解國內外學術進展,並進行人才培養。中心在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和同步輻射、天文及天體物理、理論物理四個領域聘請了30多位國內科學家組成學術顧問委員會,每年開兩次會,確定學術研討會內容和組織者。
此外,中心每年舉辦一至兩次大型國際學術活動,由李政道親自策劃,邀請世界前沿學者來華深入研討。中心還聘請基礎科學研究的中青年骨幹爲中心研究成員,任期一年。發給他們的津貼。當時中心的特別成員和一般成員可以獲得每年6000美元和4000美元的津貼,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中心還設立了 “協聯成員”機制,國內科學工作者均可申請 “協聯成員”資格,凡在中心規定的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科學論文可獲中心100美元以上的獎金。當時的一些“協聯成員”現在已經成爲了學術帶頭人,他們戲稱這筆津貼爲“脫貧津貼”。
同時,中心推動科學與藝術的交流,李政道先生認爲科學與藝術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都追求真理普遍性。中心與藝術家合作,創作表達科學含義的主題畫。中心購買了先進的計算機設備,無償向全國科技人員開放,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世界實驗室對於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的資助在1990年結束,彌補了我國科學研究資源青黃不接的局面,對中國基礎科學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培養了一批領軍人物,促進了國內外學術交流,推動了科學與藝術的融合。
2009年是聯合國爲紀念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太空400週年而設立的“國際天文年”。李政道和齊基基這一對老朋友經過商討後決定,由李政道親自設計,中國科學院負責製作一座伽利略的紀念銅像,以世界科學家聯合會和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的名義贈送給意大利政府——這,正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一座雕像。
2010年4月28日,這座4米高的青銅雕像在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意大利多位部長和議會官員的見證下安放,齊基基親自到場致辭。
這座雕像既是向伽利略這位現代科學先驅的致敬,也記錄了中國和意大利科學界歷史性的合作,更是李政道和齊基基兩位科學家推動這一歷史過程的見證。
本文作者:
陳京輝
中國科學院院史資料室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