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付行業的拓荒者到踐行者 銀聯商務邁入以科技服務社會的新篇章

近日,國內現存成立時間最長的支付機構——銀聯商務已成立22週年。

根據今年Nilson Report《2023年度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2023年度全球收單機構排名表》(按全卡種清算交易筆數排名),支付老字號的銀聯商務十一年蟬聯亞太收單機構榜首,且全球排名保持第六位。

22年前,作爲一家擔負着使命誕生的支付“國家隊”,當年銀聯商務的成立緣由以及與其控股母公司中國銀聯之間的故事,卻始終鮮爲人知。

實際上,縱觀中國支付行業短短几十年的發展歷程,不止中國銀聯對國內支付業的貢獻毋庸置疑,脫胎於中國銀聯一個部門而成立的銀聯商務,也是中國支付產業名副其實的拓荒者和承建者,更是產業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見證者和踐行者。

應運而生的銀聯商務

80年代,銀行卡在國內剛出現,國內沒有專業收單機構的情況下,收單業務都是由各家銀行兼做。所以,當時商戶收銀臺上“一櫃多機”的現象非常普遍。1993年6月,國務院正式啓動“金卡工程”,初步建立起覆蓋18家地方銀行卡信息交換中心的國內電子支付受理環境,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爲進一步推進聯網通用,2002年3月,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批准,中國銀聯正式成立,標誌着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新體制正式形成,國內聯網通用也進入深入發展階段。

2000年末,我國銀行卡發行總量已突破2.77億張,但各家銀行鋪設的POS終端僅29萬臺,可受理銀行卡的商戶也只有10萬戶,而當時的“一櫃多機”情況,也都集中出現在一些消費金額較高的賓館、商店等大型商戶。在中國銀聯成立2002年,要實現國內聯網通用,要真正改變“一櫃多機”,要將銀行卡受理網絡鋪設至全國範圍海量的中、小商戶,不僅資金成本投入高昂(當時一臺POS終端近萬元)、人力成本龐大,並且短期回報也不顯著,所以基本沒有機構願意投入其中。於是中國銀聯在成立的同年12月,將自己的收單部門獨立出來,成立了專業的收單機構——銀聯商務。銀聯商務的成立標誌着原有的行業模式被改變,收單正式成爲一個獨立行業。而銀聯商務作爲支付受理環境的拓荒者和承建者,就此登上了國內支付歷史舞臺。

這也爲後來網絡上出現“銀聯既做清算,又讓銀聯商務做收單”,以及銀聯“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的質疑埋下了伏筆。然而當我們回顧早期中國收單市場“雞與蛋”問題時發現,正是因爲早期“裁判”換上運動服下場盤活市場,方有現在繁榮的支付市場。這背後,是中國銀聯勇於擔當、敢爲人先的風範和氣魄,是銀聯商務多年來迎難而上、踏實耕耘的堅韌和氣度,他們共同促成了我國銀行卡市場各方角色各司其職、合作共贏“四方模式”的形成,併爲後來國內支付產業壯大、移動支付的濫觴提供了發展土壤。

紮根行業,踐行“支付爲民、支付惠民”

截至2024年11月末,銀聯商務累計服務包括大中型、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商戶數量超過2700萬家,累計鋪設終端超過4200萬臺,實體服務網絡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及港澳地區,並拓展至96%的縣域,橫跨零售批發、生活服務、金融地產、文旅教育、交通出行、醫療健康、政務公繳等多個行業。

在深入推進國內支付受理市場建設的過程中,銀聯商務二十幾年來深度參與了支付產業業務規範、技術標準和風險規則等行業準則制定,對於推動產業良性、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持續爲我國支付產業規範發展貢獻力量。

作爲2011年國內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企業,銀聯商務目前已建立覆蓋傳統銀行卡支付、線上支付、條碼支付、NFC支付、刷臉支付、數字人民幣等各類新興支付方式在內的綜合支付受理體系。

深耕支付發展的同時,身爲一家天然帶有使命和責任基因的專業綜合支付機構,銀聯商務擔負着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支付服務網絡建設,同時還承擔着服務“三農”、踐行普惠金融、便利民生等社會責任。

今年以來,銀聯商務積極響應國家持續提升支付便利性要求,深耕重點城市和場景外卡受理建設,持續升級境外銀行卡受理能力,擴大外卡受理覆蓋面,爲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

據悉,目前銀聯商務超過330萬家在網收單商戶已全部開通銀聯外卡受理功能;後續還將穩步推進受理改造,年底實現重點城市、場景外卡受理覆蓋率90%以上。

同時,銀聯商務積極響應國家關於養老金融發展的政策導向,落實中國銀聯“錦繡行動2024”,不斷構建和完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爲老年人便利支付賦能。

據介紹,目前在上海、江西、河南、內蒙古等全國10餘個省市,通過銀聯商務自主研發的“如意養老”解決方案,不僅支持當地老年人使用現金、刷卡、刷臉、掃碼等多種方式就餐支付,並自動享受對應助餐補貼,還可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在線上預約訂餐及支付。

此外,銀聯商務還針對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預付資金的監管難題提供解決方案,例如爲山東菏澤、煙臺、聊城、濱州、棗莊等9個地市搭建“養老資金監管平臺”,爲民政局、養老機構提供養老資金監管、養老預付費用管理等相關功能,確保養老資金安全,有效防範養老機構資金管理不規範等問題,維護養老服務對象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提高養老服務質量。

普惠金融,助農惠農、扶持小微

爲切實落實助商惠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銀聯商務自2021年9月30日以來積極響應國家減費讓利政策和相關工作部署要求,多措並舉積極落實降費政策,三年來累計爲超百萬商戶傳導讓利。今年9月,銀聯商務又正式公告宣佈:對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減費讓利措施延續三年,延長至2027年9月29日。

同時,銀聯商務還積極響應中國銀聯“助商惠民-紅火計劃”號召,通過手續費減免、收銀員積分激勵、政府消費券等系列惠民促消費活動,切實幫助小微企業降低經營成本。

隨着數字技術的普及,銀聯商務基於其廣泛、下沉的實體服務網絡,不斷推動“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向農村地區延伸,通過打造智慧農批、涉農供應鏈“互聯網+”解決方案等以支付爲核心的助農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涵蓋了產品收購、市場批發、食安追溯、線上優選平臺等產品服務模塊,滿足客戶在田頭收購、批發流通、末端零售、線上B2B電商的完整產業鏈需求,讓支付爲民、支付惠民真正落到實處。

在湖南省“脫貧攻堅示範村”——隆回縣向家村,村裡的牛天嶺景區以“鄉村旅遊”特色而聞名。早在十年前,銀聯商務就與向家村合作,爲其運營的牛天嶺景區提供支付收單服務。近年來,銀聯商務爲向家村又陸續定製化上線了小U雲店、小U點餐、無感停車等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讓遊客時刻感受到支付的高效與便捷。銀聯商務的服務不僅助力向家村400餘村民在景區運營中的就業和創收,也推動了向家村農業經濟轉型升級。

目前,銀聯商務以“支付+”爲核心的各類綜合解決方案早已在山東、寧夏、四川、河北等全國多地落地生根,爲推進當地鄉村振興添翼助力,並且持續聚焦鄉村治理數字化、深度探索支付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新場景、新應用,通過科技賦能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基於“支付+”,探索科技轉型

身處國內金融科技創新最爲活躍的支付行業,銀聯商務以支付爲本,近年來圍繞“支付+”開展系列技術創新和應用探索,將各類新型技術深度應用於各行業客戶數智化轉型中。

例如今年全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開展的“以舊換新”活動中,銀聯商務發掘旗下小U零售、行業補貼平臺、全民惠營銷平臺等多個產品組合優勢,以中國銀聯“雲閃付”APP爲補貼發放、覈銷入口,爲各地政府提供各具特色的“以舊換新”綜合解決方案,一站式提供包含資質審覈、補貼資金髮放、覈銷等活動功能的技術支持服務,並助力政府實現對活動的全流程、數字化閉環管理。

多年來,銀聯商務基於在百貨零售領域不斷深入探索、創新產品及模式的技術和經驗,不斷升級旗下“商贏龍騰”ERP解決方案,爲行業客戶提供包括商業管理、會員營銷、綜合收銀、移動辦公、智慧門店、商戶服務等在內的10大商業應用功能模板的多達1600多個功能,幾乎可以全方位滿足商業管理全域內外部數據的統一治理需求。

今年9月,銀聯商務升級推出一款專爲餐飲行業量身定製的SaaS軟件——“天天富餐飲·臻享”,除包含掃碼點餐、菜品管理、收銀管理、會員管理等功能外,還基於自身獨有資源和優勢,升級打造了餐飲生態服務解決方案,通過構建涵蓋B端、C端服務於一體的軟硬件服務體系,助力餐飲商戶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運營和精細管理。

在爲各行業客戶數智化轉型賦能之外,銀聯商務還在不斷實踐和探索將前沿技術運用到公司內部運營的多個領域,逐步推進和落實科技賦能公司數字化經營。

例如銀聯商務運用AI、區塊鏈、雲計算等各類新型技術所搭建的核心技術引擎——“銀商大腦”平臺,不僅對內爲公司經營提供智能化支持,對外也能爲行業客戶賦能。

銀聯商務創新AIGC應用,基於大模型技術所打造的國內支付行業領域首個用於開發和管理各類大模型服務系統的統一平臺,成功孵化出銀商天言、銀商天碼、銀商天測和銀商天金四大AI產品,已在銀聯商務全轄237個系統中推廣應用,助力系統快速交付,相關項目今年還榮獲了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的榮譽。

一直以來,銀聯商務高度重視合規經營,今年又全新升級“銀商鷹眼”智能風控系統,對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支付風險防控領域的高效應用實現突破,爲銀商的支付業務開展和客戶的交易安全保駕護航。

回顧銀聯商務22年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其科技應用、科技創新的底色始終都是“支付”。無論是落實外卡受理環境建設、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還是助力各地開展“以舊換新”、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都是銀聯商務基於支付創新技術,不斷反哺“支付”、踐行“服務社會,方便大衆”使命的最好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