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爾拉「經濟絲路」到大陸 南韓學者:可學臺灣模式

▲隨着大陸觀光客涌入,首爾明洞充斥滿滿「中國風」。(圖/取自韓國觀光公社粉絲團)

記者蕭保祥綜合報導

隨着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世界各國也搶着要跟大陸做生意。南韓學者15日在專欄文章提出看法,認爲應該從首爾明洞拉條「經濟絲路」到中國大陸,並表示「南韓可以從臺灣經濟裡面學到很多。」

西江大學經濟學教授李仁實在韓媒「韓國經濟」的專欄文章講到,走進首爾明洞,只要有耳朵眼睛,都可以感受到強烈「中國風」,不僅滿街都是操着大陸口音旅客電商「阿里巴巴」的廣告已經進軍明洞地下街

南韓在2014年入境外國遊客人數超過1400萬人次,其中陸客人數就超過40%以上的610萬人次。隨着大陸總體生產毛額超越日本,僅次於美國、成爲世界第2,位於鄰近的南韓,也因爲大陸經濟急速成長而雨露均霑。

曾擔任韓國經濟學會會長的知名學者李仁實則筆鋒轉移到臺灣,與大陸地理上、經濟上都與南韓類似的臺灣,臺、韓間的經濟路程有不少地方相似,包括1960年代從工業外銷出口政策起家,1980年代轉自由化與經濟開放,1990年代臺、韓都成功轉型IT產業,更在2010年左右攀上人均GDP達2萬美元時代

篇文章認爲,雖說臺、日、韓在90年代都利用大陸低廉的人力費用投資設廠,不過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臺、韓對外投資比例上,已經呈現不同方向,臺灣對外投資有73%直接投往大陸,反觀南韓只有12%。

李仁實說,臺灣經濟與大陸已經高度整合,有些中小企業到大陸發展還賺大錢成爲大企業,反觀文化語言差異下,大企業爲主體的韓商,在大陸大發利市案例則相對很少,「總歸一句話,對比臺灣經濟與大陸,南韓企業跟大陸還不夠靠近。」

南韓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GDP成長率,幾乎年年比臺灣高,不過李仁實仍認爲,「南韓可以從臺灣經濟裡面學到很多,企業不分大、小的臺灣,在企業水平整合進行努力;已經與大陸簽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南韓,更應該搭着大陸經濟起飛,隨着明洞的『中國風』加大對中直接投資。」

李仁實也指出臺灣經濟問題,「臺、韓雖然在人均GDP很接近,不過勞工薪資大概只有南韓一半,15年薪資凍漲已成臺灣社會問題。」臺企運用出走大陸做爲籌碼讓薪資凍漲,換取市場的空隙,不過在全球化挑戰下,中小企業爲主體的臺灣如何轉型對應,也有不小憂慮。

臺灣在2014年爆發太陽學運,表示民衆對「經濟傾中」的擔憂,只是對語言、文化都與大陸差異頗大的南韓來說,則有學者認爲中韓的經貿關係,還需要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