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土地到蓋滿房屋 Google「縮時攝影」紀錄地球32年

▲Google更新服務,提供地球過去32年的縮時影片。(圖/翻攝自《 Earth Engine》平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Google公司近日針對縮時攝影(Timelapse)的服務,發佈最大規模的一波更新,除了新增4年圖資,也透過Google Earth Engine平臺的合成技術紀錄世界城市從1984至2016年,一共32年的風貌變遷建設變化。除了網站可以工人蔘觀以外,還將影片放置YouTube平臺,讓所有人能一探究竟。

綜觀臺灣來說,西部地區的城市,在32年間有明顯差異,從一開始幾乎只有平地,再慢慢冒出一棟棟的建築物,到最後填滿整片空地;東部地區則是變化沒有那麼大,但還是能看出建設的改變,和山區一帶遭濫墾濫伐的痕跡

臺北在32年間有明顯的變化。(圖/翻攝自《Earth Outreach》YouTube,下同)

自2013年起,Google推出Google Earth服務,衍生出具有互動感的Timelapse 縮時攝影服務,讓使用者親眼印證了人類積年累月在地球上所留下的結果,還和非營利組織合作,提出Google Earth Outreach項目,提供資金工程服務,關心世界各地的自然議題

Google表示,這項服務是過去30年裡,通過5種不同的衛星,獲得超過500萬的衛星圖像而成,加上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創意實驗室時光機器技術,讓使用者能「放大」或「移動」,更自由的觀看地球過去32年來的變化。

▼(影片/翻攝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