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僱傭轉爲合作 陸「零工經濟」2036年或達4億人

就職模式從僱傭轉爲合作的「零工經濟」在大陸逐漸發展已達2億人之多,研判2036年或達4億人規模。(新華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大陸國內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同時除接受度越來越高之外,也逐漸向中高階職缺延伸趨勢。另據「2022中國零工經濟行業研究報告」認爲,大陸一線城市的靈活用工佔比已達到25.6%,需求將不斷釋放,預計到2036年或能達到約4億人。

國際人才解決方案公司Hudson翰德發佈的《2023人才趨勢報告》更指出,靈活用工招聘正從基礎職位拓展至更高階職位,企業以此招聘中高端人才更爲普遍,適用產業也從餐飲、酒店、交通倉儲等傳統服務業,擴展到金融、IT、地產、大製造、資訊科技等全企業場景。

該報告指出,在2022年有57%的人無法接受靈活用工,但今年比例降低至12%。在中高端人才中,去年也僅43%受訪求職者接受靈活用工,今年比例卻飆升至88%。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零工經濟專委會主任、身邊雲創始人馬洪亮說,透過公開信息顯示,預計到2035年大陸「零工經濟」GDP佔比將達到6.82%,2036年零工經濟從業者上看4億人,進而形成億萬級的藍海市場。

但實際收入到底如何,根據第一財經近期啓動零工經濟調查,實地調研、訪談和近千份問卷調查後,目前零工經濟確實成爲就業市場的重要組成之一,但從業者的收入落差也大,有一天100多元者,也有月收入10萬元者。

進一步透過問卷調查顯示,家電維修、裝修、電工、餐飲服務、自由作者、代駕、自由攝影師和獨立諮詢顧問等領域,是佔比較高的零工行業,佔比分別爲62.59%、60.24%、59.2%、23.12%、21.8%、18.26%、16.94%和15.61%。

中國人民大學靈活用工課題組與人瑞人才科技集團聯合推出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指出,靈活用工有廣義和俠義之分。廣義上的靈活用工形式爲僱傭組織以非標準僱傭的方式進行,可分爲勞務派遣、業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互聯網平臺用工、傳統零工與實習6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