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35錯誤中學習 美海空軍下代戰機分道揚鑣

圖爲藝術家筆下的「穿透型制空」戰機示意圖。(波音)

爲了搶佔空優先機,各國都在積極發展6代戰機,英國已宣佈,2030年代要交付「暴風」(Tempest)戰機。而日本、法德,當然還有中、俄,也都在着手研發。至於美國所研發的,並不是一款,而是兩款6代新機。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與《大衆機械》(Popular Mechanics)網報導,由於發展F-35戰機的慘痛教訓,美國海軍和空軍將各走各的路,分別發展下一代新機。

美國空軍所要研發的,是「穿透型制空」(Penetrating Counter Air,PCA)機。這種長航程飛機旨在穿透敵方防空網,尤其是在亞太地區,面對中俄,執行護航B-2與B-21這類重型轟炸機的任務。

而執行相關任務的戰機需要有雙發動機,以及飛行很長航程的能力,但這些並不在F-35當初的設計DNA內。

此外,這款新機可能不是傳統定義中的戰機,它或許是戰機,也可能是無人機航母。它可能針對空中格鬥設計,也可能靠隱形性能和感測器先偵測敵機,再發動長程飛彈攻擊。目前美國空軍設法抱持開放的心態,放手讓需求主宰設計。

美國空軍要求2018年爲PCA撥款1.47億美元(約45億臺幣)、2019年撥5.04億美元(155億臺幣),到了2022年時,總金額將達31億美元(952億臺幣),而PCA 新機可望在2030年代發揮戰力。

然而,撇開T-X教練機、B-21重型轟炸機,還有陸基戰略阻嚇(Deterrent Ballistic Missile,GBSD)彈道飛彈不提,在2030年代前,美國空軍每年都要採購60架F-35戰機,光是F-35花費就約達51億美元(約1,566億臺幣)。至於PCA的預算要怎麼來,還真是個問題。

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則在尋找取代F/A-18「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戰機的下一代新機。每艘航母都有4支艦載戰機中隊,到2030年時,艦上將部署兩支F/A-18E/F中隊,以及兩支F-35C中隊。而美國海軍希望,到2030年代前,F/A-XX新戰機將能取代「超級大黃蜂」。

雖然美國海軍原本期待,F/A-XX戰機能在2030年服役,但如今這看來是不太可能了。從目前有限的資料看來,F/A-XX可能是載人機、無人機,或是選擇性載人戰機。同樣的,美國海軍也想要雙引擎長航程戰機,好能在中國的東風-21與東風-26遠程反艦彈道飛彈的射程外執行任務。

而美國海、空軍還會爲了節省經費,重蹈共同發展F-35戰機,但似乎根本沒省到錢的覆轍嗎?分析認爲,這看來極不可能,他們有不同的優先要務,因此需要不同的戰機。

空軍的PCA着重空優,還有空對地攻擊戰力。但海軍的F/A-XX可能會同等重視因應空中,地面與海上威脅的能力。

或許它們會應用某些相同的技術,甚至同樣的引擎,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它們會是不同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