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學徒罹罕病癱瘓一度放棄治療 暖醫幫籌百萬醫療費助圓夢

刺青學徒閻家欣(左)高三時罹罕病,開刀無數次、天天打止痛針,經「脊髓電刺激療法」令罹病的疼痛改善許多。(潘虹恩攝)

刺青學徒閻家欣高三時罹罕病,開刀無數次、天天打止痛針仍癱瘓無法行走,長期治療的龐大醫藥費令他卻步,但他不服輸,藉組裝模型賺取微薄收入自立更生,亞大附醫副院長林志隆攜手國臺交合辦感恩音樂會,募集100萬醫藥費,爲其進行治療,18日一同慶祝手術成功。

身兼神經外科醫師的林志隆表示,患者高三時診斷罹患罕見疾病「脊髓惡性星狀細胞瘤」,癌細胞擴散至胸椎侵蝕脊髓,父母親散盡家產爲他治病,他則到刺青店當學徒,與師傅相約出國比賽爲國爭光,卻在比賽前夕病情加劇作罷;患者透過手術維持雙手功能,不服輸的他,選擇組裝鋼彈模型換取微薄收入自立更生,並藉此保持雙手靈敏度。

刺青學徒閻家欣(右4)高三時罹罕病,長期治療的龐大醫藥費令他卻步,亞大附醫副院長林志隆(右3)規畫音樂會募集100萬醫藥費,爲其進行治療,18日一同慶祝手術成功。(潘虹恩攝)

「如果當初是一個人,真的走不過去,會想和世界說再見」。閻家欣回想,起初他開完刀尚能行走,未料隔2年又復發,之後每一年就開一次刀,持續5、6年,最後一次開刀決定把神經截斷,確認下半身癱瘓,封閉很長時間,後來慢慢釋懷、走出來。

然而,閻家欣仍幾乎天天到醫院打止痛針,上、下午各打2針,日復一日,聽聞新型「脊髓電刺激療法」能減少5至7成疼痛、減少藥物服用量,爲治療帶來一絲曙光,但該裝置金額龐大,讓他一度卻步,同時覺得「已經痛了這麼多年,開始想擺爛,希望安逸不想再冒險開刀」,經開導才願意踏出這一步,目前舒緩很多。

亞大附醫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林志隆指出,「脊髓刺激療法」是經由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波,抑制從患部傳送到腦部的疼痛訊息,以降低疼痛感。(潘虹恩攝)

林志隆指出,「脊髓刺激療法」原理是在患者頸椎或胸椎放入一條細小的電極導線,並連接埋於鎖骨下方的神經刺激器,經由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波,抑制從患部傳送到腦部的疼痛訊息,以降低疼痛感,對身體不會有不良影響,也不會傷害神經組織,但該裝置確實金額昂貴,多數人難以負擔。

林志隆強調,許多罕病患者雖受陷於經濟條件弱勢,不得不暫時中斷夢想,但他們不認輸,在不同領域發揮長才,希望藉由協會拋磚引玉,能夠彙集社會大衆的愛心資源,目前也獲得聯合勸募計劃支持,轉而讓飽受疼痛的患者們也能感受到社會溫暖,繼續爲自己的夢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