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創「無語良師」 改寫臺灣解剖學史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與團隊創設「無語良師」制度。(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楊惠琪/臺北報導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與團隊創建「無語良師」制度,涵蓋整套完整的遺體捐贈及大體解剖流程,每個細節都表達對捐贈者及家屬的尊重,有別於臺灣醫學院原本採用的無主遺體教學,此制度堪稱改寫臺灣解剖學的歷史,對醫學貢獻卓越,獲選教育部教育家人物典範。

曾國藩求學時期曾是臺大醫學院學霸,美國攻讀博士後研究後學程歸國,進入臺大醫學院教書,屢屢獲得臺大醫學院「最佳教師獎」、「優良教學獎」、「傑出教師獎」。後來他被延攬至慈濟大學協助創設醫學院時,身爲花蓮子弟的曾國藩,毅然放棄臺大醫學院的退休俸,將後半生的時光,奉獻給慈濟大學。

曾國藩與慈濟大學醫學團隊創建「無語良師」制度,有完整的遺體捐贈及大體解剖流程,包含細膩的人文互動流程,每個細節都表達對捐贈者及家屬的尊重,從學生解剖前進行家訪,探訪親屬,到莊嚴隆重的啓用儀式。

曾國藩說,西方社會把解剖臺上的人體當成標本對待,即使是捐贈遺體,也會去名去姓,不可能花時間與家屬互動。他認爲,無語良師已經往生,無法說話,他們奉獻身體,不求回報,承擔同學的切割,既是「不說話的老師」(Silent Teacher),也是學生的心靈導師(Altruistic mentor)。

曾國藩的「無語良師」制度,在解剖課程結束後,學生會恭敬地將器官放回,並仔細縫合,「復原」無語良師的身體,再進行入殮。種種細緻作爲,連華爾街日報、美國國家期刊報及韓國公共電視臺(KBS)都曾大篇幅報導,包括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頂尖大學,也開始仿效慈濟這套制度。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創「無語良師」制度。(圖/教育部提供)

目前曾國藩成立的模擬醫學中心,也是採用「無語良師」的遺體捐贈流程,並罕見地使用「全人操作」,也就是讓學生在完整的遺體上操作練習。曾國藩說:「在其他歐美國家,遺體都被分割並被送到世界各地,模擬醫學中的全人操作可說是全球首例,也是慈濟首創。」

曾國藩進一步指出,模擬醫學中心的遺體不做防腐處理,而是以極速冷凍的方式儲存在零下30度,等到上課前再回溫。採取急速冷凍的遺體,觸感與病人類似,主要用於訓練醫學生作侵入式的臨牀操作,以及提供醫師做手術的訓練。

曾國藩說,不管是大體解剖課,或是模擬醫學中心的訓練課程,都是在協助準醫師或執業醫師找回初心,「遺體捐贈的意義,在於學生會去傳承無語良師的這一份無私利他的託付,將來他們在行醫的路上,可以多替病人想,多替家屬想,多替社會的需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