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攜中研院 解碼小黑蚊基因定序 有助防治

每年天氣轉熱後,花蓮各地民衆被小黑蚊叮得滿頭包,觀光也受影響。慈濟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組團隊研究發現,小黑蚊有156個嗅覺受體基因,其中134個小黑蚊專屬,可能與雌性吸血及產卵地選擇有關,未來有機會設計有效誘餌或防治工具。

小黑蚊學名爲臺灣鋏蠓,1913年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在臺灣發現命名,屬蠓科鋏蠓屬的吸血昆蟲,分佈遍全臺,雌蟲嗜吸人血,吸血後會產卵,被叮咬會引發紅腫痛癢等過敏反應。

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副教授林明德與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仲彥、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新世代基因體定序核心實驗室研究技師呂美曄,獲得國科會資助的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分昆蟲分子生物學領域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林明德說,小黑蚊僅0.14公分,能取得的基因體DNA只有幾奈克,起初抓100多隻小黑蚊染色體DNA混在一起組裝,但基因差異使得長度和完整性都不好。後來以慈大校園抓取的一隻雌蟲產下的20幾個卵取得DNA進行定序,遺傳差異小讓DNA均質化,突破研究瓶頸,取得完整且高品質的染色體DNA。

林明德說,最重要發現是小黑蚊嗅覺受體基因是埃及斑蚊兩倍多,其中134個是小黑蚊專屬基因,可能與雌性尋找人類吸血以及產卵地點選擇等有關,透過研究,可進一步瞭解嗅覺受體基因是感應什麼樣的氣味或化學分子,就可設計吸引小黑蚊的餌劑或效果更好防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