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被賦予的獨特意義又多了一層
社評春節,這張在全球早已家喻戶曉的中國文化名片,本週又添了一個新“頭銜”。隨着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12月4日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已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春節申遺成功,不僅是世界擁抱中華文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鑑提供了一個新起點。春節登上“非遺”名錄,可以用“實至名歸”來形容。春節是一整套中國民俗文化的集合體,不僅帶着滿滿的國粹範兒,也寄託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情感密碼。無論是“爆竹聲中一歲除”,還是“總把新桃換舊符”,都充滿了辭舊迎新的儀式感。春節對於中國社會、對於全世界非遺保護事業的重要意義之一就在於,它是一個傳統文化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成的很好案例。正如這次申遺文本中所強調的,“‘過年’爲中國人提供了一種認同感和延續性”。圍繞着春節,在過去幾十年從農業中國向工業中國轉變的過程中,中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週期性遷徙。春節所代表的傳統文化,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種內在動力和具體形式。類似“闔家團圓”“回家過年”這樣的追求,實質上承載着中國人的堅韌、奮鬥,也承載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在個人幸福之外則延伸爲家和、國興、天下太平的理念和價值觀。這也是春節這一文化符號能夠與世界同頻共振的原因所在,與當前世界對和平、和諧的期冀是一致的,可以爲解決零和博弈、你輸我贏的現實政治思維造成的諸多困境和問題提供啓示。在被收入“非遺”名冊之前,世界上已有近20個國家將農曆新年定爲法定節假日,顯示了春節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非凡影響力。如今,全球約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慶祝農曆新年,許多國家領導人會在春節期間拜訪當地華人社區並發表祝詞,彰顯隨着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中華文化日益受到世界重視的事實。就在去年12月,聯合國也將春節(農曆新年)確定爲聯合國假日。可見春節已然不只是中國的文化遺產,而且是超越了國家和民族的界限,成爲全球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文化符號。這次春節申遺成功的意義還不止於此,作爲中國的文化名片,它其實連接着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念,讓世界更加全面、立體瞭解中國的同時,也推動了跨文化的理解與交流。世界需要更多這樣的案例來塑造對中國的認知。幸運的是,這片遼闊土地上的歷史悠久,文明博大。像春節這樣在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建立橋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很多值得挖掘、保護以及發揚。除春節申遺成功之外,“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羌年”“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3箇中國遺產項目從急需保護名錄轉入代表作名錄。這意味着,經過努力,這些非遺項目的存續狀態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不再處於瀕臨消失的困境,有了一定傳承和發展基礎。近年來,中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教育傳承等方面積累了大量可供世界其他國家借鑑的系統性實踐經驗。從深入瑪雅文明到在非洲研究人類起源,再到探索古埃及文明等,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已經開展超過30個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取得了積極成效,爲構建人類的文化交流互鑑添上濃重一筆。“和羹之美,在於合異。”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中國願意以更加開放與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各國一道,推動文明的交流互鑑。作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新代表,春節被賦予的獨特意義又多了一層,這一層出發於中華文明,融合於世界文明,爲中國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對話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讓世界在文明多樣性中找到更多的共鳴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