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MINI將亮相北京車展:smart做不到的,它能實現嗎?

在主流豪華品牌當中,寶馬可以說是新能源轉型相對成功的一家。

去年,寶馬以全年交付近10萬輛新能源車的成績遙遙領先於奔馳(3.27萬輛)和奧迪(3.1萬輛),i3和iX3這兩款主力車型功不可沒。

今年,寶馬在新能源產品上繼續加碼,除了已上市的全新i5之外,在接下來的北京車展,他們還會帶來一系列新的新能源產品,其中MINI純電動以及全新純電跨界車MINI Aceman尤其值得關注。

與寶馬品牌相比,MINI品牌有着更“潮”更“年輕”的屬性,其電動化車型自然會有更高的話題性,而且這兩款車尺寸都不大,是城市通勤用車最理想的定位。另外,國產的身份也讓人們對這兩款車的定價產生足夠多的幻想。

這麼看來,一旦官方宣傳鋪開,MINI的純電產品是不缺流量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已有定位類似的產品,例如smart的精靈(參數丨圖片)系列,它們現階段的市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原因究竟出在哪?MINI又能否改變這一格局?

一款純電小車也要用五年時間打磨?

2018年7月,寶馬與長城汽車就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雙方計劃各持股50%成立全新的合資公司光束汽車,負責MINI純電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2019年11月,光束汽車工廠正式動工。按照最初的計劃,他們的首款量產車型(MINI純電動)會在2021年下線,但幾經波折,MINI純電動直到去年10月才正式下線,今年1月份才正式出現在工信部產品公告中。

滿打滿算,從立項到正式下線,純電MINI共經歷了5年多的時間,這也符合一款全新車型正向開發所需的時間。相較之下,某些車型從品牌成立到正式上市也才3年時間,是過程特別順利,還是省略了某些關鍵環節?實在讓人不解。

具體產品方面,MINI純電動和MINI Aceman都是基於寶馬和長城共同開發的Spotlight架構打造,可以看作是同一技術框架下的兩款衍生車型。

MINI Aceman(左)和MINI純電動(右)僞裝測試車

相較於三門佈局的MINI純電動,車身尺寸相對較大的MINI Aceman有可能成爲光束汽車在中國的銷量主力。該車是定位介於MINI Cooper五門和MINI Countryman之間的跨界車型,車身尺寸爲4076/1754/1515mm,軸距爲2606mm,各項數據都不如比亞迪海豚,但對MINI來說,小巧的身板恰恰是其設計精髓所在。

MINI Aceman在MINI經典設計元素基礎上還加入了大量硬朗的線條,封閉式格柵凸顯出其純電動車的身份。

MINI Aceman提供了兩種動力版本,低功率版搭載40kWh電池,WLTC工況續航里程約爲300km,最大功率135kW;高功率版搭載54.2kWh電池, WLTC工況續航里程約爲400km,最大功率160kW。

打造高端純電小車並不容易

MINI的兩款純電產品都並非以尺寸和續航見長,這看似與國內純電市場的發展趨勢相違背。但事實上,消費者對小尺寸純電動車的需求一直都沒有降低過。

就去年全年的情況來看,A0級純電轎車的銷量增速達到130.7%,遠超整體純電市場的增速(21.0%),成爲增速最快的純電品類。在純電銷量TOP10榜單中,小型和微型車也長期佔據近一半的份額。

A0級純電轎車是去年增速最快的純電品類。

直到目前,純電動車最合適的定位依然是城市通勤用車,是家裡的“第二輛車”,身板小巧的純電車型最適合充當這樣的角色,在用戶消費觀念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小型純電動車也朝着精品化的方向發展。

理論上,像smart精靈#1這樣的產品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正如我們所見,他們的銷量一直難有大的突破。2023年全年,smart在國內的交付量爲42,292輛,月均銷量爲3,500輛左右。從去年9月到今年3月,smart精靈#1的最高月銷量也僅爲2,138輛,其SUV版車型smart精靈#3最高月銷量更是沒超過1千輛。注意了,這些數據都是包含出口量的。

問題出在哪?價格肯定是繞不開的。一直以來smart的定價都不太親民,精靈#1的起售價接近18萬,精靈#3接近20萬。這樣的價格現在已經能買到相當不錯的中大型純電轎車了,例如起售價17.58萬的銀河E8,以及起售價爲20.99萬的極氪007。

也許是意識到問題所在,最近smart官方調低了兩款產品的起售價,精靈#1起售價爲15.49萬,精靈#3起售價爲16.49萬。

但缺乏價格優勢還不是最要命的,缺乏品牌認知纔是smart的硬傷。

在主流中國消費者的認知裡,smart就是一個專門生產兩座微型車的品牌,價格不便宜,是小衆羣體的玩物,由於過去的產品實在太另類,而且產品質量的口碑也不太好,這導致smart的用戶體量十分有限。

到了純電時代,即便有了吉利的技術加持,即便產品定位有了較大改變,由於缺乏用戶基礎,smart的全新形象在消費者心中還是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MINI有何先天優勢?

在smart精靈#1正式上市的前一年(2021年),smart全球銷量僅爲3.85萬輛,而mini當年全球銷量達到30.21萬輛,僅中國市場就有3.1萬輛!

這兩個品牌看似定位相似,但體量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更重要的是,MINI在品牌知名度、認可度、美譽度以及粉絲數量等軟實力指標方面,都是遠超smart的。它的用戶畫像已經十分清晰,要麼是時尚的都市麗人,要麼是熱愛駕駛的玩車羣體,幾乎不會有人拿它當家用車。

有人說MINI車主的顏值是所有品牌中最高的,你同意嗎?

如此鮮明的用戶標籤,讓MINI有着極高的品牌魅力,讓用戶心甘情願爲品牌買單——不管是何種類型的產品。

這種品牌追隨效應在寶馬i3、保時捷Taycan等車型上已經有所體現,用戶需要的不是多麼領先的技術或配置,而是一臺零油耗、能上綠牌、開起來更安靜的寶馬或保時捷。對於MINI的目標用戶,這種效應只會更明顯,他們不圖多長的續航里程、多大的乘坐空間,更不需要多麼領先的智能駕駛,只要這款車有足夠濃的“MINI味”,就能俘獲他們的心。

從這點來看,MINI的純電動確實在品牌上有着先天優勢,但價格依然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在燃油車年代,MINI的車與性價比是絕不沾邊的。MINI ONE要19.98萬起,MINI COOPER要24.03萬起,MINI COUNTRYMAN要24.98萬起!但光束汽車生產的MINI由於是合資身份,依託國內成熟的產業鏈體系,完全可以擁有獨立的價格體系。

若MINI純電版的起售價能控制在15萬以內,ACEMAN起售價控制在17萬以內,說不定能成爲A0級純電市場又一匹黑馬。畢竟尺寸和電池容量相近的比亞迪海豚頂配車型也賣到13.98萬了,多花兩三萬就能圓MINI夢,這不挺吸引的嗎?(文|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