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蔡昇達:在花蓮山海之間,學習平衡且漂亮地活著

海邊生活、採集的人。 圖/蔡升達攝影

「你的嚮往,我們的日常。」這是近兩年來最常說的一句話了。疫情肆虐的日子裡,人們像被打開了另一組開關,從被闔上的小盒子裡,開始向更寬廣遼闊的戶外渴求,希望找到可以低接觸、高品質的自在生活之處,卻不用擔心生活所需的資源短缺。「那不就滿地都是啊!」花蓮人說。

走得多深多遠,由你決定

花蓮是一座族羣豐富多元且密集的城市,停留深根就此住下來的人們,可以往前推算的歷史至少超過六百年,與自然高度相互依存的關係,留下了龐大且無法量化的古老智慧,依然在這座城市裡流轉,並且持續在日常裡實踐。

每次有遠道而來的朋友們,總會問起該怎麼判斷海浪的呼吸?怎麼森林採集?你們怎麼知道這個可以當香料?爲什麼這種木頭不能燻肉?竹子的烤架不會燒掉?總是有一百個爲什麼「你們怎麼都知道?」

花蓮與自然高度相互依存的關係,留下了龐大且無法量化的古老智慧。 圖/蔡升達攝影

讓我想起初來乍到這座城市的自己,16年後終於理解當地朋友們掛在嘴巴的那句話:「哪裡有這麼多問題?沒有遭遇當下的情況,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我只是遇到了就去做。你能不能學會,就要看你可以待多久嘛?」此話背後的意義。

從不斷重複造訪同一處的旅行方式開始,我逐漸「跟着」懂得觀看月亮、潮水,在礁石巖岸上跑浪,撿拾海菜、敲打螺貝類、獲取漁獲,鑽進地方的廚房裡,施展時間的魔法醃製;懂得風帶來的氣味、瞭解植物嫩芽被啃咬的狀態、溼潤土壤上的新鮮蹄印,升起一把剛剛好的火,感謝並親手處理生命贈與我們的禮物。

生活藝術的示範之地

當每一趟因爲旅程的勞動結束時,坐在海邊的大石頭上看着火紅的月亮從太平洋升起,躺在落葉鋪墊而成的森林地上,讓老人家幻化而成的星星墜入眼睛。我依然是看着大山也看着大海,但視野已經開始不同,珍貴的秘密都藏在日常生活的無數種情境裡,移動的速度決定獲得資訊的厚度,停留的時間長度決定未來生活的廣度。

山林生活、採集的人。 圖/蔡升達攝影

疫情給了一把重新思考在有限的生命裡重新定位「價值」的鑰匙,花蓮設計中心成立之際,我們將近年的深刻體會「古老智慧的當代再應用」定爲年度主題,以土壤導入水與火的古老工藝,創造出當代生活的器與物,猛然發現,我早就被這座城市「設計」了,從軀殼到大腦、裡面到外面,都是如何平衡且漂亮地活着的養成。

體驗1:穿梭在大山大海之間

也許是因爲多元族羣豐富且密集的城市特性,花蓮早已習慣不同元素的注入。每到夏天,鹽寮海邊爲期一週的「海或瘋市集」,吸引超過三百個攤位與上千個崇尚藝術與手作的人涌入,與海爲鄰,七天七夜自由奔放的靈魂隨處綻放。

海或瘋市集共同發起人Kulo現場創作。 圖/蔡升達提供

從海到山,舊稱「赫赫斯」的大禮部落,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砂卡當溪與立霧山、清水大山海拔約1100至1200之間的臺地,是車子到不了,只能靠雙腳徒步抵達的地方。大禮部落長期居住戶阿澱大哥,在部落沒有電力進入的條件下,透過整理自己的傳統領域、開闢健行路徑,不定期舉辦不插電的山谷音樂會,創造太魯閣族人生活智慧與當代休閒融合的體驗,從太魯閣傳統香蕉飯製作、天然材料手作課、動物棲地觀察與導覽,結合不同旅人共同企劃野地私廚、茶席、輕奢露營三天兩夜、森林療愈瑜伽等,沒有固定形式,只有「感覺對了就對了!」。

大禮部落是車子到不了,只能靠雙腳徒步抵達的地方。 圖/蔡升達攝影

進入秋季,十月份在花蓮中南區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結合太巴塱部落的「Pangcah生活節」,應用阿美族地方神話、工藝、歌謠打造共創藝術,住在動物的生態廊道之間,過一場腳扎進土壤裡的「美式生活」。

Pangcah生活節。 圖/蔡升達提供

體驗2:動物吃剩的那些我們撿起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是最迅速進入一座城市感受地方生活文化的方法。「拿剛剛好就好,牠們吃剩的換你吃!」採集的智慧是花蓮各族羣在山海間生活的浪漫。被松鼠咬一口的麪包果、魚吃剩的鹿角海菜、比螃蟹更螃蟹的藤壺,更別說還有琳瑯滿目的無數種螺貝類,花蓮市區「流流社餐廳」的桌上就像是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布,五顏六色各式造型與材料的產地食材在餐桌上高低層次錯落,餐廳在饕客口中的暱稱叫做猜猜看,十道菜至少有一半猜不出來,一口一個故事,每一份料理都是揭開一道山海出的謎。

流流社李秀美。 圖/李尚謙攝影

豐濱鄉石梯漁港後面的山上,沒有地址門牌的「米汐自然農園」,桌上的料理都在觸手可及的範圍。「我們跟着四季換菜單,桑椹佐笠螺藤芯串、煙燻神秘果檳榔,你現在吃的不是創意料理,是海岸阿美族的日常生活,哦~你手上神秘果是猴子吃剩的,只有這九顆,要感恩。」園區主人呂建達沾沾自喜。

米汐自然農園,餐盤裡是猴子吃剩的神秘果。 圖/米汐自然農園提供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