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意「貿易逆差」 黃珊珊:卓內閣20項措施疫情時用過了

▲民衆黨立委黃珊珊。(資料照/記者周宸亙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日前出爐,美國因近年對臺灣呈現高額的貿易逆差,臺灣因此遭加重32%不等的關稅,引發國人與產業界擔憂衝擊經濟。對此,民衆黨立委黃珊珊昨(4日)質疑,大家都知道美國政府在意的是「貿易逆差」,但行政團隊沒有在記者會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她不禁痛批,行政院是不是根本沒有搞清楚狀況。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行政院在昨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因應措施,黃珊珊認爲,行政單位很快速盤點了可行的政策與迴應方案值得肯定,但她不明白,這次的因應方案到底是爲了因應美國的關稅政策,還是隻是另一次的大撒幣政策?

黃珊珊說明,川普的政策是普遍地對所有國家課徵10%關稅,並且針對包含臺灣在內的六十個國家,再課徵較高的關稅,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國真正面對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迴應美國政府的要求,不論這個要求是關稅上的、非關稅上的或是匯率上的。

黃珊珊進一步說明,她可以理解,行政單位看到美國政府提出的公式會很意外,這一點她想所有人都是,但是行政院這次所提出來的「九大面向二十項措施」本身如何與國際貿易政策有關?

黃珊珊點出,依照行政院所公佈的內容,20項措施包括,優惠貸款、租稅減免、輔導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套做法在過去新冠肺炎的疫後振興就已經做過了,當時是爲了穩住國內的內需、爲了協助民間因應疫後供應鏈重整的局勢。

不過,黃珊珊指出,這次我們所面對的與其說內需問題,毋寧說是來自美國的關稅戰,它既是臺美之間的貿易問題,也是全世界的貿易問題,政府再次使用在強化內需、協助外銷上已經使用過的大抵雷同的政策,能夠因應這個情勢嗎?行政院使用因應內需下滑的政策,真的能協助國內產業走出這波亂流?

黃珊珊認爲,臺灣現在不僅應該強化對美經貿談判,儘速與川普政府就臺美21世紀貿易談判,更應該立即開啓與世界各國的雙邊經貿談判,支持產業並不僅僅只是撒錢給優惠,或者是安排專人專線,而應該真正作爲產業的後盾,幫忙業界搭起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橋樑。

黃珊珊直指,川普看待國際關係是以交易爲主,而不是以價值爲主,既然如此,行政單位更應趁機擴大、深化與各國的貿易關係,建立起臺灣與世界的交易往來。

此外,黃珊珊表示,大家都知道美國政府在意的是美國對臺灣的貿易逆差,行政院卻無法說明這次所推動的措施如何迴應這個問題,包括,我們會要多買美國製的產品嗎?還是要擴大進口美國特定產品?在這次的記者會中付之闕如。

黃珊珊強調,行政院這次急就章的記者會,端出過去已經用過的政策,除了凸顯行政院真的沒有預期以外,她也不禁擔心,行政院是不是根本沒有搞清楚,是在因應川普政府,還是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