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vs.拜登 一覽移民、稅務等5大政策

川普、拜登。(路透)

假如勝選者的選擇真能貫徹,五項差異界定得很鮮明。增加法規、提出誘因限制氣候變遷,是會進行下去,還是會放緩,甚至扭轉;向超級有錢人調高稅負,還是調降;聯邦重申墮胎權,或者任由各州自己決定要限制或放行;再次立法規定邊界安全,有秩序地進入美國,還是大規模遞解出境;堅定支持烏克蘭還是任其自生自滅。這一切都看選舉結果而定。

現仍在世間的人記憶所及,從沒碰過前、任兩位總統在角逐總統職位的。上次是1912年,共和黨的老羅斯福(Teddy Roosevelt)與塔夫特(William Howard Taft)兩位做過總統的人廝殺,但兩人鷸蚌相爭,民主黨的威爾遜(Woodrow Wilson)勝出。

過了一百多年後,選民再度要按兩位總統的政績,以及他們對未來四年的許諾,來做評判。

氣候及能源方面,若是拜登連任,焦點會繼續落實他在「降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裡的條款,提供財務誘因來發展電動車及潔淨能源。若川普再掌白宮,他念的經可是「鑽油,寶貝,鑽油」,過去他就把氣候變遷打成「噱頭」,對風電特別蔑視,另稱他的目標在讓美國成爲世上能源及電力最便宜的國家。

就移民方面,拜登會繼續推動他上任第一天就提出的全面移民法案,提供八年時間讓沒有合法地位而人在美國能取得公民身分;該法案在國會動彈不得。而川普已矢言必定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的遞解出境行動,可能動用到拘留營及國民兵;此外還可能再動用第一任期內的政策如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以公共衛生爲由的法典第42卷(Title 42);川普還可能恢復、擴大原先針對七個穆斯林爲主國家的旅遊禁令。